1998年,某縣城郊辦事處、區企業管理站以9萬元的價格將新華村4組、5組建成的磚廠轉讓給了某縣民政局。雙方簽訂了《轉讓合同》,約定磚廠廠房和基地一并轉讓,待城郊辦完成交易后,將基地使用證移交某縣民政局。合同簽訂后,縣民政局向城郊辦繳納了9萬元的過戶費。雙方進行了現場勘界,縣民政局根據勘界情況筑起圍墻,但未辦理土地出讓手續。由于新華村沒有得到應有的補償,在磚廠轉讓問題上與城郊辦事處發生了分歧。1997年8月,縣民政局與新華村簽訂了《關于新華村磚廠土地原出讓未涉及事項的補充協議》,約定縣民政局再向新華村支付2萬元。新華村承認,原城郊辦事處與縣民政局1998年簽訂的合同仍然有效。此后,縣民政局向有關部門辦理了國有磚廠土地使用證轉讓手續。1998年,新華村將磚廠外的1.78畝土地承包給了湘鄉作為責任地。后來,項某認為縣民政局在磚廠修建的圍墻將自己負責的部分區域圍成了圍墻,并與縣民政局發生了糾紛。2003年,他向縣政府申請確認土地所有權。經調查,縣政府認為,向某主張的土地所有權是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屬于《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范圍,不屬于人民政府的范圍。因此,縣政府對向某作出書面答復,不予處理。對案件不服的,申請行政復議。復議機關經審理,認為縣與民政局之間的土地權屬糾紛屬于政府確權的范圍,依照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作出決定,責令縣政府處理向縣政府提出的申請。
[分析]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湘民局之間的土地權屬糾紛是否屬于政府確認的范圍。縣政府認為糾紛不屬于政府確權范圍的依據是《農村土地承包法》。該法第五十一條規定,“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糾紛,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提請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調解。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在本案中,項某和民政局并非土地承包經營的雙方,他們之間糾紛的解決不適用《農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土地所有權、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或者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鄉級人民政府處理。”本案中,民政局主張的權利是一種土地使用權,民政局主張的權利也是一種土地使用權。因此,解決二者之間的糾紛,應當適用《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的規定,政府應當依法確認權利。復議機關經調查、審理,依照行政復議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的規定作出決定,責令縣政府履行確權義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征地拆遷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3行政訴訟立案到裁決多長時間
2021-02-15委托人租房協議有效嗎
2020-12-15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糾紛的訴訟時效事件
2020-12-18合同承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06中止探望權如何行使
2020-12-06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如何處理
2021-01-09交通事故怎么檢驗、鑒定
2021-02-06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合同期內崗位調動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2-13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有哪些
2021-01-22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4s店涉嫌欺詐怎么索賠
2021-02-06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