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計算每個收入項目的年收入?律師答:
根據2005年個人所得稅法修改的精神,“年所得”是指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取得的11項應納稅所得額的總和,在中國境內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時,從方便納稅人和簡化計算的角度出發,在不違反上級法的前提下,明確了各收入項目年收入的具體計算方法:工資薪金所得是指不扣除費用(每月1600元)和附加扣除費用(每月3200元)的收入。也就是說,與職務、就業有關的各種收入(單位發放工資單內外的收入),不包括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放的補貼、津貼和“三費一金”。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是指應稅所得。即:經審計征收的,按各納稅年度收入總額扣除成本、費用、損失后的余額計算;定期定額征收的,按照納稅人申報的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或者納稅人申報的年度應納稅業務量乘以應納稅所得額率計算。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投資者的應納稅所得額,按照上述方法計算。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收入,按照每個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計算。根據從承包經營單位取得的工資、利潤的性質,即從承包經營單位取得的工資、利潤。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不扣除訴訟費的收入額(800元,占收入的20%)。
物業租賃收入是指不扣除法律費用(800元/次或收入的20%)和修理費用(每月不超過800元)的收入。財產轉讓所得,是指財產轉讓所得減去財產原值、財產轉讓過程中繳納的稅款和有關合理費用后的余額,即應納稅所得額。利息、股息、紅利、或有收入和其他收入,是指不扣除任何費用的收入額。
以2006年為例,納稅人工資收入14.4萬元,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400元,國債利息1萬元,企業債券利息5000元,繳費收入6000元,保險賠償3500元,房屋租賃收入1.2萬元,“三公”經費1.4萬元個人按規定繳納的“一費一金”,而單位還按規定為個人繳納了“三費一金”,具體計算過程是:工資收入14.4萬元—個人按規定繳納的“三費一金”1.4萬元+5000元企業債券利息+6000元繳費收入+1.2萬元住房租金收入。國務院發放的政府特殊津貼2400元,國債利息1萬元,保險賠償3500元,單位為個人繳納的“三費一金”2.8萬元(不計入個人工資性收入),不需要計入年收入。個人按規定繳納的“三費一金”1.4萬元,可不計入工資性收入。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私拉煙花爆竹如何處理
2021-03-13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2-17離婚時共同債務的清償
2020-12-26離婚協議書如何簽訂
2021-01-04涉外婚姻怎樣辦理結婚證
2020-12-12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移送管轄查封是否繼續有效
2021-03-10連帶責任與不真正連帶責任是什么
2020-11-23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土地抵押的期房能備案嗎
2020-12-16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有哪些規定
2021-02-04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