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19條規定:“承租人不按照約定的方式或者租賃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滅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
房屋租賃糾紛是指房地產租賃中雙方權利義務的糾紛和糾紛。房地產租賃是一種法律行為,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交換形式。出租人和承租人都可以依法享有一定的權利,承擔相應的義務。如果任何一方未能享有法定權利或履行相應義務,勢必引發房地產租賃糾紛。
房屋租賃糾紛主要有四種。私人住宅的租賃活動往往是投資活動,受租賃市場周期性影響較大。由于租賃市場上供應商的競爭,租金等租賃條件發生變化。承租人一旦發現租金較便宜或者租賃條件較寬松的房屋,將在不等待原租賃合同約定的租賃期限屆滿的情況下解除合同。相反,出租人會因為市場的變化而終止合同,從而引發糾紛。同時,由于租賃糾紛或原合同對租賃期限不約定,導致糾紛和定金糾紛。這類糾紛的起因與前者相似。也就是說,由于租賃合同是由房地產經紀公司介紹訂立的,但房地產經紀公司沒有作為租賃管理人參與管理和監督,一些承租人往往在沒有事先通知的情況下突然終止合同,并拖欠水、電、氣等相關費用而離開。這給出租人帶來了損失,從而引發糾紛。
3。房屋設備使用及賠償糾紛在房屋租賃中,雙方對房屋的裝修、設備及賠償有明確的要求。如果有的承租人要求裝修和設備更好,出租人也會明確要求使用人注意對裝修和設備的保護,但使用效果達不到雙方事先約定的效果,可能引發糾紛。或者使用者認為房屋的裝修和設備沒有達到出租人承諾的水平,或者業主認為使用者損壞了裝修和設備等,都會引起糾紛。目前,我國對房屋租賃中的房屋使用結果還沒有明確的監管條件。一些城市的房地產經紀機構雖然愿意接受租賃業務的委托,但不愿意在租賃合同簽訂后承擔委托管理。因此,雖然雙方存在租賃合同關系,但沒有租賃管理的糾紛卻很多。對于房屋租賃合同,有的城市要求到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備案手續,有的城市則沒有這樣的要求。雙方當事人可以持自己的意見進行備案,造成爭議。
以上是相關答案。在租賃合同中,一般不約定對方可以擅自變更建筑物主體。在本案中,對方是侵權行為。房東可以完全制止對方,并要求對方賠償或恢復原狀。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律師網. 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男方出軌財產怎么分割
2021-02-04行政訴訟起訴狀范本怎么寫
2020-12-04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2021-03-05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婚前患病婚姻一定無效嗎
2021-02-16申請撤銷脅迫婚姻怎么進行
2020-11-13吃霸王餐構成什么罪
2020-12-15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哺乳期終止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15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裁員多少人以上要提前30日公告
2021-01-05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外資保險公司是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嗎
2021-02-25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交通保險理賠要注意的問題是什么
2021-02-03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