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并將被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所取代。民法典施行前,《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當事人一方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規定,向對方支付定金,作為債權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價或者追回。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如果購房定金合同丟失,一般有四份完整的購房合同:開發商兩份,房管部門一份,購房人一份。但是,如果買方要申請銀行抵押貸款,買方的所有合同都應放在銀行。購房人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后,合同是證明購房人購房的合法憑證,開發商辦理房屋權屬證明時需要將四份合同全部拿到房管部門。因此,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購房合同,如果不慎丟失,一定要及時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當事人可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規定,向對方支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價或者追回。支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義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對違約金和定金都有約定的,一方違約的,另一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的約定。第一百一十七條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后發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責任。本法所稱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第一百一十八條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減輕可能給對方造成的損失,并在合理期限內提供證明。第一百一十九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另一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擴大;未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要求賠償擴大的損失。當事人為防止損失擴大而發生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第一百二十條當事人雙方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責任。
事實上,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購房定金合同的丟失不必擔心,因為一般情況下,定金合同并不是只有一份。但需要注意的是,定金合同本身的損失過程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建議如有問題,請及時與律師聯系。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誹謗他人偷盜怎么判罰
2020-12-10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按最低工資給合法嗎
2020-11-19財產保全了還能過戶嗎
2020-11-30商業銀行貸款應遵循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17哪些情況下要約不生效
2021-02-03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勞務派遣合同終止情形
2020-12-07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勞務關系
2021-03-24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交通意外責任如何劃分
2020-12-18產品責任保險與產品質量保險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非營業車輛進行營業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免責?
2021-03-24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為什么購買校方責任保險
2020-11-19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