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一方為子女購房的產權在婚后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時,該產權的所有權視為對子女的贈與,屬于個人財產。婚姻法第三司法解釋第七條:“婚后,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根據《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款的規定,只能視為對自己一個子女的贈與,不動產應當確認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為了更好地理解,以一個案件為例:
案件簡介:
江小姐和宋先生于2009年2月登記結婚。婚后,這對年輕夫婦的關系很融洽。江小姐的父母看在眼里,心里很高興。2010年年輕夫婦商量買房時,老兩口同意買房。房子買下來后,產權登記在江小姐名下,宋先生當時也沒怎么過問,以為反正是給這對年輕夫婦的。不料,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情況。現在他們的關系出了問題。江小姐提出離婚。房子的所有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蔣小姐的父母認為房子是給女兒的,這與宋先生無關。宋先生認為,當時蔣小姐的父母并沒有明確表示,只是把錢給了女兒。所以房子屬于這對年輕夫婦的共同財產。根據法律規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婚后,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根據《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款的規定,只能視為對自己一個子女的贈與,不動產應當確認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律師點評:
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款規定,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只屬于夫妻的財產,應當是夫妻的財產。在審判實踐中,一對年輕夫婦婚后由父母中的一方出資為自己購買房地產是很常見的。由于受中國傳統家庭文化的影響,父母通常不以書面形式出資,明確規定不動產贈與親生子女,而是直接以親生子女的名義登記。當夫妻關系破裂時,不動產究竟是夫妻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存在較大爭議。《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解決了這個問題,即婚后,一方父母的意圖是為子女買房,并將產權登記在子女名下。房屋被視為父母送給子女的禮物,是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我國不動產物權登記是物權歸屬和內容的重要依據。除有證據證明登記錯誤外,不動產依法推定,登記人是不動產的權利人。父母為子女買房后,誰來登記的決定,顯然反映了父母對房屋所有權的真實意圖。因此,當父母為子女買房并以子女名義登記時,更合理的解釋是,父母有意愿將房子交給子女。根據本案情況,該房屋是江小姐父母贈送的,應為江小姐的個人財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圳龍華刑事辯護律師:走私罪刑法法律條文
2020-11-17租賃的企業環境違法由誰承擔責任
2021-02-11成立公司錢可以取出嗎
2020-12-02出版單位應如何避免侵權
2021-01-10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交通事故警察開的認定書多長時間有效
2020-11-19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女兒不贍養父母能繼承遺產嗎
2020-12-04訂婚一個月可以退婚嗎
2021-01-04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怎樣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11被房屋中介騙了找誰
2021-01-02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企業停產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1-17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