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的規定,出賣人與多個買受人簽訂合同,將房屋轉讓給其中一個買受人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不辦理房屋權屬轉移登記時,首先考慮的是誰實際合法擁有該房屋;如果該房屋未被實際占用,則應綜合考慮各購房人實際支付金額的數量和順序,公平合理地確定,網上簽約是否已辦理,合同成立的先后順序。二是犯罪風險1、犯罪主體:大部分是銷售二手房的自然人通過查閱網上的相關判決書,筆者發現絕大多數涉及“兩賣一房”的刑事案件都發生在二手房交易中,被告多為自然人。畢竟,在一手房交易中作為賣方的房地產開發商是比較有信譽和資質的。即使一房兩賣,一般也容易被認定為民事糾紛。但仍有開發商因銷售一房二房被判刑的案件。出賣人通過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向他人收取購房款,事后將房屋所有權轉讓給其他買受人的,合同詐騙罪極易構成合同詐騙罪。
刑法第224條所稱合同詐騙罪,是指在合同簽訂、履行過程中,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對方財物的行為。
在“一房兩賣”中,行為人構成合同詐騙罪,還需要符合詐騙罪的基本結構,即,行為人的欺騙——對方(被騙方)有錯誤的理解——對方基于錯誤的理解處分財產——行為人或第三人處分財產——受害人遭受財產損失。因此,要認定“一房兩賣”行為人為犯罪,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出賣人有非法占有購房款的主觀目的,買受人有錯誤認識,出賣人實際取得購房款。通過案例分析,歸納出以下幾種犯罪風險表現形式:非房屋實際產權人的出賣人與他人簽訂合同收取購房款;偽造房屋所有權證的出賣人與他人簽訂合同收取購房款;出賣人偽造房屋所有權證與他人簽訂合同收取購房款的;
出賣人實際將房屋出售、轉讓給他人,并與他人簽訂合同收取購房款的;
與他人簽訂合同后,出賣人不履行房屋交付、轉讓義務,逃避、拒不退還購房款的;
出賣人明知無償還能力,多次抵押或者變賣房屋取得貸款或者購房款的;筆者認為,以下“一房二賣”應認定為民事糾紛,不應認定為犯罪:
出賣人作為房屋的實際所有人,與他人簽訂多份合同,將房屋轉讓給一人,并承擔違約責任或退還房款對他人;
出賣人雖未向買受人辦理房屋所有權過戶登記,但實際已將房屋交付買受人,不影響買受人的實際使用;
稱為房屋買賣,但實際上是以房屋清償債務;
民事訴訟的界限“一房兩賣”案件中的責任與刑事責任相對模糊。當事人必須準確把握以上罪與非罪的表現形式,以避免監禁的災難。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依據履行的無效合同怎么辦
2021-01-18最新侵權責任編,高空拋物到底是誰的責任
2021-03-19好意提供者是否需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1-03-03隱名股東能否擅自將股權變更
2020-12-16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離職補償金標準是稅前還是稅后
2021-02-28雙倍賠償金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29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房產面積的測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13私自改造租的房屋算違法嗎
2021-02-07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丈夫不工作掙錢能訴訟離婚嗎
2021-03-25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