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買賣合同詐騙如何處理:
無論是房屋買賣合同的民事詐騙還是刑事詐騙,都屬于違法行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根據民法、刑法關于合同詐騙責任的規定,當問題發生時,可以采取以下補救措施:
<1、協商變更、解除合同。協商變更,包括合同內容的修改或補充。協商解除是指雙方在合同有效期屆滿前提前解除合同。談判變更和取消的補救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會遭到欺詐者的拒絕。在這種情況下,被騙方應采取其他措施。
2。不履行適用于受騙一方發現所簽訂的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另一方涉嫌欺詐,雙方簽訂的合同可能是欺詐性的無效合同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被騙方應暫時不履行合同內容,如不付款等,以免造成財物無法返還。
3。中止履行適用于受騙方已經開始履行但尚未履行完畢,發現合同可能存在欺詐行為,對方有欺詐嫌疑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被騙方應暫停履行。
4。請求合同管理機構確認合同無效。被騙方在合同履行前或者履行過程中發現合同可能存在欺詐行為,對方有欺詐嫌疑,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已簽訂仲裁協議的,可以向合同管理機關提出申請,即:,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仲裁委員會對合同進行審查,確認欺詐合同無效。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如果被騙方在履行前或履行過程中發現合同是欺詐性合同,另一方涉嫌欺詐,且雙方未簽訂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確認欺詐性合同無效。在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方當事人涉嫌詐騙的,要及時起訴;起訴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包括收集證據、撰寫起訴書;如果發現欺詐方可以處分或者轉讓已經履行的財產,應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訴訟財產保全。及時向司法機關報告。許多合同詐騙案件觸犯了刑法,欺詐者應當承擔刑事責任。被騙方發現詐騙人的隱匿財產無法履行或者詐騙人潛逃后,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報告,積極提供各種線索,收集合同詐騙證據,協助司法機關快速偵破合同詐騙案詐騙案件,以彌補因合同詐騙造成的經濟損失。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銷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可以適用雙重賠償的案件有五種:
1。商品房買賣合同訂立后,出賣人將房屋抵押給第三人而不通知買受人;合同訂立后,出賣人將房屋出售給第三人;
3。訂立合同期間,出賣人故意隱瞞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的《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在集體土地上建造房屋待售);簽訂合同時,出賣人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抵押的事實;
5。出賣人在簽訂合同時,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賣給第三人或者該房屋用于拆遷補償安置的事實。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1-03-16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哺乳期什么情況可以直接申請仲裁
2021-02-24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青海殘保金如何計算
2021-02-15負責保險業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是哪一個
2020-12-03投保時需要哪些手續?
2021-01-12返還土地出讓金的相關稅務怎么處理
2021-01-18土地入股分紅怎么算
2021-03-06“住改非“是什么意思,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1-01-12房屋拆遷法律常識,城市房屋拆遷的基本特征
2020-12-03拆遷國有土地補償協議怎么寫
2021-02-16農村宅基地拆遷的補償方式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