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紹:
2013年4月,左某與余某房地產策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介公司”)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及其附件,約定余某以個人名義以46萬元將鏡湖市春天花園20號樓502室出售給左某。如果一方違約,違約方應向守約方承擔相當于成交價格20%的房地產交易費用(即9.2萬元)。合同簽訂后,左某立即向余某支付了3萬元定金,同時按約定向中介公司支付了13800元中介費。后來,余某還向中介公司支付了1萬元的中介費。2013年9月,于某告訴他不會把房子賣給左某。左某找到余某與中介公司交涉,余某既不愿意按合同繼續出售房屋,也不愿意承擔違約責任。之后,左某(原告)將余某(第一被告)和中介公司(第二被告)起訴至法院,要求:1。第一被告返還原告定金3萬元。第一被告應向原告支付違約金9.2萬元,第二被告應承擔連帶責任。第一被告賠償原告7000元,第二被告承擔連帶責任。第二被告應返還原告的中介費13800元。這兩名被告承擔此案的費用。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與被告的關系為買賣合同,被告與原告、被告的關系為居間合同,而中介條款中存在欺詐行為,并不影響買賣合同的效力;因房屋買賣合同成立并生效,被告拒絕履行義務,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根據雙方約定的違約金,第一被告應向原告支付違約金9.2萬元。作為合同的中介,被告2不是原告與被告1之間買賣合同的違約方,因此不支持被告1與原告承擔連帶責任。被告二人作為中間人,采取欺詐手段,同時向買賣雙方收取傭金,嚴重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因此,被告2支持原告要求返還中介費13800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二十八條和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于2013年12月12日作出判決:被告余某返還原告左某定金3萬元,支付違約金9.2萬元,被告余某還應按合同約定賠償原告左某律師費7000元;此外,被告房地產規劃有限公司還應返還原告左某中介費13800元;判決后,余某和房地產規劃有限公司。,公司不服一審判決,上訴至中級法院,二審法院維持原判。法律分析:
房屋中介不是房屋買賣合同的主體,當買賣合同一方違約時,不需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等違約責任,法律明確規定,違約責任僅限于合同當事人。一方違約,另一方有權要求違約方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本案中,左某與余某的關系是房屋買賣,而左某與某房地產策劃有限公司是中介。根據合同相對性原則,因余某未履行房屋買賣合同,左某不能主張合同第三方中介公司承擔違約責任。由于中介公司分別向買賣雙方收取傭金,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應當依法返還中介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補償糾紛是否屬于行政訴訟
2021-03-03打官司沒錢請律師該怎么做
2021-01-24交通事故訴訟如何收訴訟費
2021-03-10合同雙方蓋章但還沒生效可以作廢嗎
2021-01-082020年最新死緩最少服刑多少年
2020-12-222020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08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軍人離婚調解無效證明在哪開
2021-02-06擔保合同樣式
2021-03-02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有什么
2020-12-12崗前培訓可以約定競業限制嗎
2021-02-02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公司該不該為無責任事故車輛買單?
2021-03-07買二手車保險沒轉怎么辦
2021-02-03保險人可以對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行使代位請求賠償的權利嗎
2021-03-01發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