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用法律程序阻止政府的拆遷過程,以時間換取金錢。由于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和政府行政行為的程序性,政府往往希望在作出征收決定后盡快完成征收工作。此時,被征收人通過一系列法律手段:申請聽證、復議、訴訟、上訴等,政府往往做出一些妥協(xié)和讓步,才能如期實施工程。二是抓住政府具體行政行為的違法點,大力追查,向政府施壓。
在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和政績誘惑下,政府官員的征收行為在實質(zhì)上或程序上都會或多或少地違法。抓住這些違規(guī)點,要求確認違規(guī)并予以取消,無疑對政府的征收過程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也會對部門負責人的政績產(chǎn)生負面影響,盡管此時,對政府官員可能會產(chǎn)生的影響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法院的判決通過各種渠道進行,但打贏官司并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即使我們輸了官司,也會給政府帶來很大的壓力。在這種壓力下,政府往往會提高賠償金額。這就是所謂的“敗訴,贏錢”。第三,找到自己談判的特殊點,給政府“多給點錢”找個理由,讓政府部門有個臺階。
沒有任何法律和政策依據(jù)的過高價格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得到滿足。政府之所以堅守補償金額的底線,一個主要原因是政府擔心過度補償會讓其他被征收人效仿,形成多米諾骨牌連鎖反應。找出自己的合理分歧,增加自己討價還價的籌碼,也為政府的讓步找一個臺階下來。第四,知己知彼,充分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和政府的實力。“知識”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知識體系結(jié)構(gòu)。拆遷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其中不乏專業(yè)難點。普通人遇到拆遷時,對拆遷的了解幾乎為零。這時,他們應該積極地收集、組織和學習。否則,應該交給專業(yè)人員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被拆遷人要有足夠的心理認知。一味的激進和魯莽不僅不能保護自己的權(quán)利,而且可能使自己處于危險之中。但不激進也不意味著盲目退卻,消極應對。如果他們沒有表現(xiàn)出一定的反抗意識和智慧,拆遷方就會認為這樣的人“軟弱可欺”。此時,他們更難獲得合理補償。因此,被拆遷人應該有這樣的意識:拆遷是一種游戲,被拆遷人的野蠻和不理性并不可怕,弱小無助的被拆遷人不必驚慌失措。只要我們了解拆遷的性質(zhì),找到合適的方法,積極搜集資料,保存證據(jù),充分利用各種有利資源,理性、有條不紊地與人民群眾打交道拆遷,就能取得好的效果,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我們就應該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權(quán)益。5準確把握解決問題的時間和尺度。解決征地拆遷問題,要把握好時機和規(guī)模。如果時機和規(guī)模不夠,火災就不夠,效果也不好。如果時機和尺度太高,事情就會反過來,可能導致僵局。因此,在征地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不應要求過高的價格,也不必被拆遷方宰殺。他們需要不斷與政府交涉,拋出橄欖枝,讓政府放棄強拆,坐在談判桌上一段時間。在不斷談判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努力摸清政府的底線,根據(jù)我們自己的談判籌碼,我們應該到此為止。第六,委托專業(yè)律師。解決征地拆遷問題有上訪、尋釁滋事、委托律師等多種途徑。上訪者試圖引起上級領(lǐng)導的注意,但這是不正常的解決辦法。一般政府官員對這種方式非常抵觸,因攔截造成的人身傷害事故層出不窮。小麻煩也許解決不了,但大麻煩對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是有害的。只有麻煩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媒體和公眾的關(guān)注,而此時,很可能得不償失!律師是最溫和的方法,雖然它是溫和的,但它是最有效的。律師運用專業(yè)的法律知識,采取符合法定程序的手段,通過“打架”或合理合法的談話來解決問題。這是解決征地拆遷問題的普遍途徑,也是最可取的方法。第七,充分發(fā)揮法官的調(diào)解作用。
在我國特殊國情的背景下,法院在審理征地拆遷行政案件時,很難做到真正的中立、公正,但不能完全否定法官的個人品行,對法官產(chǎn)生心理抵觸,這體現(xiàn)在外在的行為和言語上。對于法官來說,與其讓法官做出明知違法卻沒有良知的判決,不如自己能調(diào)解解決問題。庭前、庭后,多與法官溝通,督促法官多做政府部門工作,推進調(diào)解工作。第八,被征收人在集體維權(quán)中要團結(jié)前進,共同退卻。俗話說,籬笆有三堆,英雄有三幫。只有團結(jié)一致,共同努力,我們才能最終成功。在征地拆遷過程中,面對強大的政府和開發(fā)商,弱勢個體在實力和心理上都無法與之抗衡。大部分被征收人團結(jié)起來,擰成一根繩子,這不僅使被征收人增強了抵抗非法強拆的力量,也使被征收人堅定了長期維權(quán)的信念,這在現(xiàn)實和原則上都不會是他一個人的心聲。你知道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在中國登記結(jié)婚需要帶什么材料
2021-01-01注冊公司手續(xù)是怎樣的
2021-01-20行政拘留年齡有什么新規(guī)定
2021-01-21民間借貸糾紛中訴訟主體怎么確定,舉證責任怎么分配
2021-03-25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交通事故認定書司法解釋
2021-02-25夫妻共同財產(chǎn)如何分割
2020-11-09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贍養(yǎng)費能追溯嗎
2020-12-11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民事調(diào)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危險駕駛罪怎么判刑
2021-03-06房產(chǎn)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節(jié)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diào)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只能在當?shù)刭徺I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保險賠償糾紛多,如何有效的解決保險賠償糾紛
2021-02-10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1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