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來說,錯誤登記申請人的侵權責任追究應具備以下四個要件。一是注冊申請人通過虛假、欺騙等手段實施注冊申請行為。即通過虛假登記,使登記權利人與實際權利人不一致。其次,申請人存在主觀過錯。登記申請人必須具有主觀惡意,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行為會給他人造成財產損害。申請人沒有善意過錯,不知道該行為會侵犯他人財產權的,不承擔賠償責任。比如,抵押權人拿抵押權人提供的文件到登記機關登記,結果發現抵押權人提供的文件是假的,但抵押權人并不知道,那么抵押權人就不承擔賠償責任。三是登記申請人的錯誤登記造成了一定的損害。也就是說,由于登記申請人登記錯誤,造成他人財產損失。沒有損害后果的,申請人不承擔賠償責任。四是登記錯誤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即實際債權人的損失是由申請人的登記錯誤行為造成的。綜上所述,通過錯誤登記侵害他人財產權益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侵權糾紛,民事訴訟的適用可以實現對受害人的救濟。(2) 國家賠償責任雖然房屋所有權登記調整了公民社會中權利平等的公民主體之間的產權狀況,但登記錯誤的賠償責任彌補了公民受損的財產權益,不能認為房屋所有權登記是民事行為,由此產生的賠償責任是民事賠償責任。我國《物權法》明確區分了登記申請人和登記機關因登記錯誤而產生的賠償責任。前者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侵權糾紛,故為民事侵權責任。后者是登記機關違法實施行政行為所產生的賠償責任,是一種典型的行政侵權責任。房屋所有權登記是一種行政確認。因此,因登記機關行為不當給權利人造成損失的,屬于國家賠償責任,適用行政訴訟程序。由于《國家賠償法》第二十八條第七款明確規定只賠償受害人的直接損失,有學者認為,將登記機關登記錯誤造成的賠償責任認定為國家賠償責任,不利于充分保護被害人的權益。此外,國外也運用民事訴訟來處理國家賠償問題。例如,日本建議用民事訴訟來處理登記機構的賠償問題。事實上,對被害人權益的保護不能扭曲現有的法律框架。在現行法律制度下,將登記錯誤的賠償責任認定為國家賠償責任,符合現行法律制度的邏輯。國家賠償責任產生于違法行政行為對公民財產造成的損害。至于直接損失的賠償不能充分保護受害人的利益,國家賠償的實現比較困難,那么就是完善國家賠償法的問題,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因此,將房屋所有權錯誤登記的賠償責任認定為國家賠償責任更為妥當。根據《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第三條規定,本辦法所稱房屋權屬登記,是指由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代表政府進行房屋權屬、抵押、典當等房屋權利登記,并對房屋權屬進行確認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權的行為。同時,我國物權法還規定了統一的不動產登記制度和登記機關的行政性質。由此可見,房屋權屬登記是房屋登記主管部門根據相關權利主體的申請,對相對人權利狀態的一種確認,是一種典型的行政確認行為,它體現了國家運用公共權力對公民社會進行干預和管理,從而保護公民的財產權,維護社會交易的穩定。由此可見,房屋權屬登記行為是行政機關基于其行政責任而作出的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強制性單方面服務行為。因此,將房屋權屬登記認定為行政行為更為妥當。《物權法》第21條概述了登記錯誤的原因。當事人提供虛假材料申請登記,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登記錯誤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登記機關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賠償后,登記機關可以向造成登記錯誤的人追償。由此可以看出,注冊錯誤主要有三種:一是注冊申請人利用欺騙等手段造成錯誤注冊;二是注冊代理機構工作人員的疏忽造成錯誤注冊;三是,登記申請人與登記機構工作人員惡意串通,造成登記錯誤。無論是因為當事人的原因,還是因為登記機關的原因,或者兩者兼而有之,給他人造成損害的,都會出現損害賠償責任的問題。當事人的賠償責任為侵權責任,應當適用于民事訴訟;登記機關的賠償責任為國家賠償責任,應當啟動行政訴訟;賠償責任產生的兩個共同原因是國家賠償責任,而不是連帶責任或分擔責任。此時,也應適用行政訴訟程序,但登記機關在先行賠償后,可以向造成錯誤的申請人追償。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公證對賣房的風險
2020-12-22寬帶賬號密碼是否屬于“公民個人信息”
2021-01-11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如何尋求知識產權的刑事救濟
2021-02-07反擔保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09婚前協議公證有哪些程序,該怎么辦理
2020-12-18法律上的離婚保護措施有哪些
2021-03-15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擔保范圍約定不明確
2020-11-13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安置房沒拿到房產證可以贈與嗎
2020-12-06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工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1勞務派遣處理勞動合同爭議
2020-12-12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投保人主的需明消費存在什么問你題呢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