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開發商在合同中的欺詐行為,是指合同一方故意隱瞞或歪曲事實,以達到牟利的目的。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經營者欺詐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應當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數額,增加的賠償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兩倍。在實踐中,對于是否也應適用上述規定來增加開發商的欺詐責任,法學界存在很大分歧。多數人認為購房是一種合同行為,應當適用合同法,而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也有人認為購房也是一種消費行為,應當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買受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出賣人支付雙倍的價款。
1。故意隱瞞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
2。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抵押的事實;
3。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賣給第三人或者房屋被拆遷補償的事實。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買賣雙方信息的不平等,商品房銷售中的欺詐行為遠不止上述三種情況,希望有識之士再接再厲,爭取購房者的消費者地位,盡可能保護購房者的利益。需要提醒購房者的是,只有三種情況適用雙倍賠償原則,購房者在購房時不要大意。購房時仍應按本書前幾章所述方法對項目進行法律審查,以免上當受騙,無法索賠。如何解決購房糾紛
解決合同糾紛有四種方式,即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其中,合同當事人應當依照法律和合同的有關規定通過協商解決爭議,也可以通過調解解決,即民間組織應當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則解決爭議。這兩種方式是最方便、最方便的。其次,根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事后達成的仲裁協議,解決糾紛的方式與向法院起訴的方式相比,也有利于案件的快速解決,降低解決成本。當然,訴訟雖然費時、費錢,但卻是解決合同糾紛最重要、最權威的方式。
當開發商欺騙自己時,購房者必須通過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不能因為開發者很強大就勸說他們,否則他們會遭遇更多的后果。如果開發商欺詐,當事人需要處理,但不知道具體的方法和要求。他們可以來律師網找律師幫忙。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詳解以他人名義購房存在什么風險
2020-12-08贈與合同是雙務合同還是單務合同
2020-11-18企業女職工產假可以休多長時間,懷孕期享有哪些待遇
2021-02-02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人身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單位能否成為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12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外資保險公司違反法律被吊銷證書的如何處理
2021-03-09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什么是保單現金價值呢
2021-03-17土地流轉價格的公平性應該如何構建
2020-12-15土地流轉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03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必備條款有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