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總則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屆時,與民法典相抵觸的規定將失效,并將被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所取代。《民法典》施行前,《民法通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向人民法院主張民事權利的期限為三年。多套房屋買賣涉及不動產權利和登記、返還財產的,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債務人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期限。第一百九十六條下列權利要求不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一)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二)不動產權利人、登記動產權利人請求返還財產;(三)請求支付贍養費、贍養費或者贍養費;(四)依法不適用訴訟時效的其他請求。一房兩房該歸誰。兩份合同均未登記,標的房屋未交付的,屬于兩份合同均未實際履行的狀態,履行優先權以先簽合同的履行優先權為準。也就是說,哪一份合同在簽訂之日前就將房屋產權優先考慮,即先簽訂合同的一方可以優先考慮房屋產權。
(2)兩份合同均未登記,其中一份已交付標的房屋。其中一個合同是實際履行的,這反映了賣方的意愿,這種履行也是合法的。此時,接管房屋的一方可以取得房屋的產權,無論簽訂合同的先后順序如何;
(3)兩份合同中有一份已辦理過戶登記,另一份未辦理過戶登記(無論哪一方已交付房屋),房屋管理人取得房屋產權時,已經登記在冊。由于房屋轉讓登記是物權變動的范圍,按照物權優先于債權的原則,先登記后確認各程序簽訂的合同,而未登記的合同只能選擇向出賣人索賠。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向人民法院主張民事權利的期限為三年。多套房屋買賣涉及不動產權利和登記的,適用訴訟時效。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糾紛律師收費標準
2020-12-11檔案資料保存年限怎么判定是多少年
2021-02-11工會之間股權無償轉讓要交稅嗎
2021-02-20對單位處分不服可以仲裁嗎
2021-01-02破壞軍婚有什么后果
2020-12-20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如何索賠
2021-02-20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香港人和內地人結婚手續
2020-12-22政府可否要求撤銷行政協議
2021-03-01夫妻共同財產包含哪些內容,如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01用人單位調動工作地點,勞動者有權拒絕嗎
2021-02-26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農村集體土地對外承包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0家庭承包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7廠房土地轉讓合同范本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