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記對抗是指未經登記,物權變動可以在法律上有效成立,但只能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效力,不能對抗第三人。“登記對抗”立法的通過,決定了未登記物權變動的法律后果是“不對抗善意第三人”。也就是說,以該商標為例進行詳細闡述:如果將商標許可視為變更物權(商標權)(許可他人使用)的一種方式,那么,盡管甲、乙雙方已簽訂商標許可合同a,且該合同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未依法備案,則對于任何善意第三人而言,本商標許可合同a無效,任何物權(商標權)的變更均具有許可的效力,但其僅具有債權的效力,規范了甲乙雙方的合同權利義務,上述理解完全符合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九條的規定?!督忉尅返诰艞l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合同登記后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的,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的所有權和其他物權不得轉讓。由于“公示程序”是物權變動的要求(廣義上包括物權),上述規定明確了未依法登記的后果不是“合同不生效”,但“合同標的物的所有權和其他物權(如商標使用權)不得轉讓”。相關知識:在適用上述司法解釋第十九條的規定時,筆者認為關鍵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如何界定善意第三人,第三人,是指許可合同當事人以外,對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標的物——商標權的權利和功能有現實利害關系的人。如商標權的受讓人、質權人和其他被許可人。由于實踐中最集中的“第三人”是許可后合同的被許可人,因此本文重點分析了“第三人”是許可后合同的被許可人的情形。其次,所謂“誠信”是相對于“不誠信”而言的,誠信是指無知。也就是說,后被許可人不知道或者不應當知道同一商標權已經有在先許可的事實,在先許可與后許可不能并存。事實上,筆者認為誠信不僅是一種主觀狀態,而且蘊含著第三人民事行為合法性的含義。即后被許可人取得商標使用權時存在違法或者瑕疵的,如后被許可人合同未備案或者其他不符合法律強制要求的情形,那么就應當推定后被許可人取得商標使用權的行為不符合許可人的“善意”要求。此外,在考慮商譽與否時,還應進行案例分析。但是,商標所有人與后被許可人之間的關系、后被許可人合同的許可費是否支付、許可費與前被許可人的許可費相比的水平等也應予以考慮。綜上所述,商標權雖然可以看作是一種物權,但畢竟由于商標權客體的無形特性,“不對抗善意第三人”這一概念在商標許可合同效力認定中有其獨特的適用性,如果后注冊的許可合同是排他性或排他性的,無論前一合同是什么,由于二者客觀上不能共存,前一合同仍然有效,但不產生第三人財產權轉讓(許可)的效力,故事實上不能履行優先合同,優先合同不能履行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只能根據合同行使債權,并追究違約責任。(1) 如果在先合同也采用共同許可方式,則兩者可以共存,實際上并不對抗“善意”第三人,因此可以同時履行;
(2)在先合同是排他性或排他性的,兩者不能共存,后合同的效力優先。在此基礎上,根據優先合同被許可人的選擇,有兩種方式來處理優先合同的效力。一是在先合同的被許可人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違約的被許可人承擔違約責任;二是在先合同的被許可人希望繼續履行原合同,但原合同的性質必須變更為普通合同許可證合同由于后期合同的存在。因此,在先合同的被許可人仍可以要求被許可人承擔違約責任。
另外,在現實中,我們也不能排除之前和之后的許可合同沒有備案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他們之間的關系?
筆者認為,如果兩個合同不備案,兩個合同就不能對抗“善意第三人”,但兩個合同的被許可人不能被視為“善意第三人”。就這兩個合同而言,如果兩者都是普通許可證,那么這兩個合同將共存并繼續履行。但是,如果兩者之間可能存在沖突,則應保護先前合同的履行。但必須明確的是,優先合同之所以受到保護,并不是因為合同訂立較早,而是在優先合同訂立后,許可人無權訂立與優先合同相沖突的許可合同,即許可人無權處分不動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辯護律師在審判階段的權利有什么
2020-12-18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021-02-12員工關系專員如何處理工傷事故
2021-02-20成為獨立董事需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06兩個人合作的發明創造誰有申請權
2021-01-22無期徒刑罪犯如何減刑
2020-11-09監外執行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0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現在孩子輔導可以要求前夫增加撫養費嗎
2021-02-16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費嗎
2020-11-08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建筑施工強制性規范有哪些
2020-11-16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試用期離職扣除成本培訓費違法嗎
2020-11-14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異地事故保險怎樣理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