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房屋產權?房屋產權是指房屋所有人依照國家法律享有的權利,即房屋所有權益的總和,即房屋所有人對房屋財產的占有權、使用權、受益權和處分權。以下是四個常見的關于房屋產權的誤解:
誤解一:房屋產權可以保值增值?
住房本身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而土地又不可能是可再生資源,因此房地產升值是指土地的升值。土地一直是國有的,所以增值不是單個房地產的增值,而是國有土地的增值。只有在很短的時間內,業主才能將因經濟發展而漲價的房屋出售,實現增值。這種投資的風險比較大,不易把握。實際上,根據現行法律法規,房屋占用的土地使用權是由國家出售給房地產開發商的。建房后,開發商將房屋和土地使用權壟斷給客戶。國家規定土地產權絕對不轉讓,土地使用權也有一定的轉讓期限,只有70年。房地產開發商的使用權也有一定的轉讓期限,只有50年。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一個開發商會向客戶解釋,他賣的只是50年的房地產。50年后,國家將無償收回土地和土地上的所有建筑物。屆時,如果客戶或開發商仍想擁有該物業,他將不得不支付若干年后的土地使用費。當然,那時候土地會增值。從這個角度看,產權和使用權不是永久的。事實上,“土地使用權”和“房屋產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較高的是70年的住宅用地,購房者取得的商品房產權只能以70年的土地使用權為準。房屋開發商從土地管理部門取得土地租賃權后,土地使用權進入市場流轉。商品房從開發到銷售的周期一般為1-3年,隨著房地產開發商開發時間的延長,房地產產權的“實際生活”也會縮短。如果從土地使用權出讓之日起到開發商出售該房地產之日止,間隔時間較長,特別是對于一些未完成的樓房改造項目,購房者必然面臨“房地產產權期限縮水”的問題。誤會四:70年后,還是自己房子的主人?
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建設用地使用權期限,住宅用地為70年,工業用地為50年,商業用地為40年,綜合用地為50年。房子的使用壽命通常比這個長。這個問題對于私人購房尤為重要。不少業主不禁要問:使用期限到了,房子還屬于自己嗎?
物權法第149條規定,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期限屆滿,將自動續期。非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期滿后的續期,依法辦理。土地上的房屋和其他不動產權屬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后,會自動續期,讓住宅業主放心。自動續期解決了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在期限上的沖突,消除了二手房購房者對土地使用權期限的擔憂,促進了二手房的流通,提高了房屋和土地的利用效率。雖然《物權法》沒有提及續期后的收費及相關問題,對于商業性和綜合性建設用地如何處理以及是否可以自動續期等問題也沒有具體規定,但隨著后續法律法規的完善,配套法律法規將對《物權法》相關部分進行補充。解開房屋產權管理的癥結,個人產權管理難的原因是什么?
開發商在購買商品房時,拖延產權管理,這種情況時有發生。詳細分析,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類:商品房項目未按時通過竣工驗收或無法竣工,導致無法辦理產權。
這種情況基本上是開發商自己造成的,有的由于資金不足或銷售不盡如人意而無法按期完工,有的甚至為了逃避責任而走失。業主購買的這類商品房,由于項目尚未完工,無法實現基本的產權要素,因此無法辦理產權。第二種情況:商品房項目超占、超建,改變用途,不支付地價,主要原因是開發商業用地糾紛等原因導致無法辦理產權。
這也是大多數商品房產權遲遲不辦理的最重要原因。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目前商品房建設、銷售、實際建設過程不統一造成的。
商品房項目報批時,已經明確了項目的用途、建筑面積、層數等相關指標,但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開發商可能會改變部分房屋的用途,如辦公改為商業或辦公改為住宅,也可能會改變部分開發商的用途為了獲得更多的銷售利益,可能會建造超過批準面積的建筑。
建設過程中的不規范給未來的產權埋下了隱患。根據規劃要求,商品房項目改變用途,實測面積超過核定建筑面積1%的,需補辦規劃手續,支付相應地價。開發商辦理上述手續需要一段時間,這必然導致業主產權的遲延辦理。此外,由于項目超占、超建或改變用途,面積差異會導致開發商與購房者之間的面積糾紛,從而導致業主產權的遲延。
相信您在閱讀了小編搜集的相關資料后,對小產權房購房中的誤區有了更好的了解。在購買小產權房時,一定要分析情況,澄清情況,避免一些誤解。如果您有任何相關法律問題需要解決,請前往律霸進行深入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合同補充協議只有一份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1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非法辦老年培訓班如何處罰
2021-03-05婚前協議只簽名沒按手印是否有效
2021-02-11中外合資銀行注冊資本是實繳資本嗎
2020-12-02以談戀愛騙取錢財還能要回來嗎
2021-02-04交通事故索賠程序
2021-02-21經濟適用房抵押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6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檢察院受理土地糾紛嗎
2021-01-12還建房和集資房是什么情況
2021-02-20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