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取得居住權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根據合同取得居住權。例如,承租人根據租賃合同取得租賃房屋的居住權。二是依法直接取得居住權。未成年子女有權住在父母家里。三是依照遺囑等法律行為取得居留權。房屋所有人可以立遺囑為他人設定居住權。第四,居住權是通過取得時效程序取得的。第二,居住權取得的限制是什么?取得限制,又稱有效占有,是指動產的所有人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在動產的所有人或者其他財產權利被獨立、和平、公開占有一段時間后取得的事實。取得時效制度起源于古羅馬法。取得時效和訴訟時效構成了傳統民法的時效制度。根據各國民法的相關規定,取得時效必須具備一定的構成要件才能生效。取得時效的構成要件可以分為普通取得時效和特殊取得時效。取得時效效力成立后,占有人一方面取得占有權和其他物權的所有權,另一方面原財產所有人喪失所有權和其他物權。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根據財產的性質,取得時效分為一般時效、短期時效和長期時效。(1) 一般處方一般在20-30年內完成。比如,房屋所有權、土地使用權等房地產時效可以確定為25年。(2) 短期處方一般在5-10年內完成。動產按其性質可分為未登記所有權和登記所有權。未登記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期限為五年。取得動產登記所有權的期限為十年。(3) 土地、山林、荒地等房地產的長期時效一般為30-40年。也就是說,集體所有的土地、山林(包括荒山)和荒灘在30-40年內都可以取得,因為土地、山林、荒灘等不動產屬于自然資源產權,一旦取得所有權,也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料產權,他們可以終身享受,一旦失去,也很難挽回損失,因此應適用長期限制期。但是,集體所有的土地、山林(含荒山)、荒灘的個人所有權不受取得時效的限制。(4) 中國特色取得時效的效力取得時效期限屆滿時,權利的取得不是自然發生的。只有當占有人援引取得時效時,占有人才能取得權利,而原權利則喪失權利。占有人不主張時效權的,其所有權仍不歸占有人所有。法院不得依職權援引取得時效。關于取得時效的溯及力。理論界有不同的觀點:一種是追溯。占有人因取得期限屆滿取得所有權的,自占有開始之日起,視為所有權人。另一種觀點否認追溯力。筆者贊同后一種觀點,因為取得時效的所有權只有在取得時效的所有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才能取得。如果不滿足其中一個要求,則無法獲得所有權。占有人因限制取得所有權的,所有人或者第三人有充分證據證明占有人不具備取得限制的全部條件的,應當撤銷占有人的所有權。因此,取得處方所有權不具有溯及力,這更符合我國國情。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辦學校服務收入是否可以質押
2021-01-28企業違反什么工會可以依法要求誰承擔責任
2021-01-02互聯網金融是非法傳銷嗎
2020-11-09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逾期的債權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5抵押
2021-03-17公車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3-06承兌匯票逾期付款多久可以起訴
2020-12-21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僅約定試用期的勞動合同期滿終止要怎么處理
2020-12-25壽險怎樣購買,購買壽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30旅游意外險怎么賠付
2021-02-18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以房養老保險方式是不是合法的
2021-02-03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保險追償權糾紛答辯狀
2020-12-06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什么情況下要補繳耕地占用稅
2021-02-26公租房拆遷中,戶口在內的人都可以得到補償嗎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