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權變動的原則是什么?
一般來說,物權變動原則包括公示原則和公信原則。公示是物權變動具體方式的抽象,公信力是物權變動具體效果的抽象。公示原則是物權變動時,通過法律手段將物權變動的事實向社會公開。物權具有主體的世界性和效力的排他性,這就決定了物權變動的事實必須以一定的方式公開,以使第三人知道物權變動的事實,保證交易的安全。根據物權法原則和我國物權法的規定,物權變動公示有不動產登記和動產交付兩種方式。
一般來說,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依法登記后生效;未經登記,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轉讓,交付后生效。但是,除了上述兩種方法外,我國《物權法》還對物權變動的效力作了其他規定。一是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文書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造成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或者消滅的,法律文件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決定生效時生效。二是通過繼承或者遺贈取得的,從繼承或者遺贈開始生效。第三,因依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實行為造成物權成立或者消滅的,物權實現時生效。第四,在上述三種情況下,享有不動產物權的人在處分不動產物權時,如果需要依法登記,則不具有生物權效力。公信力原則是物權變動的公示方式。即使物權狀態與物權狀態不一致,法律仍然承認其與物權具有同等效力。根據這一原則,物權公示方式具有公信力。物權變動只要符合法律的公示方式,就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公信力原則的最大特點之一就是使物權秩序穩定。無論物權人實際上是誰,只要是合法的公示程序,就被認定為合法物權,帶有明顯的“偽”色彩。因此,有學者指出,公示原則要求各種公示方式必須準確反映產權變動的結果,使公眾能夠了解產權變動的實際情況,但公信力原則對此沒有要求。應該說,無論是公開原則還是公信力原則,其初衷都是維護交易安全。公示原則的主要功能是使物權變動的事實公開,使第三人能夠“知道”;公信原則的功能是使物權變動的事實生效,使第三人能夠“信任”。物權法雖然主要是調整客體的靜態秩序,但也調整了客體的動態秩序,即為交易安全提供法律保護。公益信托原則的主要功能是保護民事交易活動中的善意受讓人,使善意第三人在與他人進行交易時只能依靠公示的內容,而且不需要檢查公示內容是否真實,對方是否真的享有權利。但是,要真正實行公信力原則,必須有相應的配套制度。
以上是本書編輯對這個問題答案的整理律師網.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來找我律師網征求意見。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簽之后正式合同多久下來
2021-03-18法律服務協議之范本
2021-02-28公司注銷名下商標是否還有效
2021-02-21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夫妻協議可以讓男方自愿放棄探視孩子嗎
2020-11-09土地轉讓金誰出
2021-01-11離婚債務立案是否需要收費
2021-01-18怎么擬定合同有免責條款
2020-12-02胎兒能不能行使繼承權
2020-11-23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過渡時期適用第三者險如何處理
2021-03-18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理賠官司獲得精神損害賠償
2021-03-08車輛保險單可以反保全嗎
2020-12-10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