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失物我怎么能得到報酬?
去年夏天,成都一名10歲男孩小峰(均為化名)在公交車上發現一個裝有491元的錢包。他想用這筆錢買一輛自行車。母親提出除現金外將銀行卡和身份證退還車主,但要求車主李波給孩子1000元作為購買自行車的資金。最后,經過協商,李波花了300元給小峰買了一輛折疊自行車。
雖然收錢不虧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但不能以此為標桿,要求每個人都是活雷鋒。拾起遺失物后,我們應該先做些什么,這取決于我國的法律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的規定,拾得的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發現的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段餀喾ā返谝话僖皇l規定,權利人收到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支付保管遺失物所必需的費用。但問題是,我國缺乏具體的法律規定,成本應該是多少,因此產生了許多爭議。
雖然李波和曉峰之間的糾紛最終得到了圓滿解決,但解決的關鍵在于雙方的協商而不是法律規定,協商的過程也是一個費時費力的過程。此外,并非所有的爭端都能通過協商解決。因此,為了使失物盡快、順利地歸還給失主,還需要相應的法律規定。在這方面,國外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鑒。例如,德國所有的市政府都設立了失物招領處,撿到物品的人會將物品交給失物招領處保管。如果他們撿到的物品價值超過一定數額,他們將得到至少相當于物品價值5%的獎勵。根據日本《遺失物法》,遺失物的所有人應當向拾得人支付遺失物價款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
試想一下,如果全國各地都有統一的失物招領處,我國也規定“上繳失物招領人至少可以得到貨值的5%作為獎勵”,那么很多糾紛就無從談起。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人們丟失財物的概率也大大增加;相應地,失主與拾荒者之間的糾紛也越來越多。這種糾紛實質上涉及法律問題,需要通過法律的規定來解決。預計具體法律法規將盡快出臺。
以上是本書編輯對這個問題答案的整理律師網.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請來找我律師網征求意見。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擔保費退嗎
2021-01-06非法行醫的危害有哪些
2020-12-18關于抵押期限是否影響擔保物權
2021-02-25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什么是探視權,怎么終止探視權
2021-03-11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1民事發回重審幾次為限
2021-01-15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飛機延誤在哪拿賠償
2020-12-13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