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找到了別人的失物,我們該怎么辦如果我們找到了別人的失物,我們應該及時歸還失主。如果我們不認識失主,我們應該把它送到公安等相關部門。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通知業主領取。如果業主仍然不認識業主,有關部門應及時發出通知。在此期間,拾得人和有關部門有義務妥善保管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有關法律可以參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遺失的財產找到的,應當返還債權人。發現的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一百一十條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后,知道權利人的,應當通知權利人及時領取;不知道的,應當發出通知及時領取。第一百一十一條拾得人向有關部門交付遺失物前,有關部門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方可領取。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遺失的財產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必須是動產。土地等不動產,即使因時間久遠邊界不清,也不構成遺失物。除普通動產外,證券、銀行存折和各種憑證也屬于動產范疇。
2。失物未找到前,任何人不得占有。判斷占有是否滅失,需要根據一般社會觀念和具體情況,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實上控制該物的可能性。只是暫時喪失占有權并不構成損失。因此,占有的貨物不慎進入他人的土地、建筑物,不能構成財產損失。在自己家中遺失的物品,不視為失物。失去占有權必須是確定的。無占有是一種客觀狀態,它與遺失人的主觀認識無關。因此,即使遺失人知道遺失物的下落,也不妨礙遺失物的成立。(3) 胡須不是主要的東西。喪失對遺失財產的占有權并非基于所有人的意圖。在廣義上,遺失物包括性質、特征相同的漂流物和流浪動物。立法現狀在我國民事立法中,《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規定了遺失物的查找問題,規定“遺失物、漂流物、流浪動物應當返還所有人,相關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法律的若干意見》第九十四條規定:“拾得物滅失、毀損,拾得人沒有故意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拾得人將其作為自己的財產,拒不歸還,造成訴訟的,按侵權行為處理。”
他人遺失的物品為遺失物品,有人拾得。這個時候,是時候考驗大家了。通常,人們會選擇把它們交給相關的失物招領部門,但也有人會選擇擁有它們,這顯然是錯誤的。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前往律霸進行專業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01公產房到底可不可以出售,要看具體情況
2021-02-21求職者對試用期有哪些誤區
2021-03-20第三方網絡平臺主要涉及的法律
2021-02-11三維標志都可以作為商標注冊嗎
2020-12-02哪些商標行為應撤銷
2020-12-22未按時支付定金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2-26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造
2020-11-17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勞務合同的無效由什么確認
2021-01-24生產線外包
2020-11-11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產品責任險與職業責任險的區別詳解
2021-01-21買的分紅型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9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重復保險理賠吃虧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