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找到了別人的失物,我們該怎么辦如果我們找到了別人的失物,我們應該及時歸還失主。如果我們不認識失主,我們應該把它送到公安等相關部門。公安等有關部門應當通知業主領取。如果業主仍然不認識業主,有關部門應及時發出通知。在此期間,拾得人和有關部門有義務妥善保管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有關法律可以參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遺失的財產找到的,應當返還債權人。發現的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一百一十條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后,知道權利人的,應當通知權利人及時領取;不知道的,應當發出通知及時領取。第一百一十一條拾得人向有關部門交付遺失物前,有關部門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方可領取。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遺失的財產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必須是動產。土地等不動產,即使因時間久遠邊界不清,也不構成遺失物。除普通動產外,證券、銀行存折和各種憑證也屬于動產范疇。
2。失物未找到前,任何人不得占有。判斷占有是否滅失,需要根據一般社會觀念和具體情況,考察原占有人是否具有事實上控制該物的可能性。只是暫時喪失占有權并不構成損失。因此,占有的貨物不慎進入他人的土地、建筑物,不能構成財產損失。在自己家中遺失的物品,不視為失物。失去占有權必須是確定的。無占有是一種客觀狀態,它與遺失人的主觀認識無關。因此,即使遺失人知道遺失物的下落,也不妨礙遺失物的成立。(3) 胡須不是主要的東西。喪失對遺失財產的占有權并非基于所有人的意圖。在廣義上,遺失物包括性質、特征相同的漂流物和流浪動物。立法現狀在我國民事立法中,《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規定了遺失物的查找問題,規定“遺失物、漂流物、流浪動物應當返還所有人,相關司法解釋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法律的若干意見》第九十四條規定:“拾得物滅失、毀損,拾得人沒有故意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拾得人將其作為自己的財產,拒不歸還,造成訴訟的,按侵權行為處理。”
他人遺失的物品為遺失物品,有人拾得。這個時候,是時候考驗大家了。通常,人們會選擇把它們交給相關的失物招領部門,但也有人會選擇擁有它們,這顯然是錯誤的。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前往律霸進行專業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不兌現可廢除嗎
2020-11-28經濟補償金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06疫情延遲上班公司用年假抵合法嗎
2021-01-11跨國買賣婚姻是合法的嗎
2020-12-23涉外撫養管轄
2021-01-14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投訴公交車怎么投訴
2021-02-16離婚探視孩子需征求孩子同意嗎
2021-03-11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車禍死亡26歲該賠多少錢
2021-02-11按揭房被保全怎么執行
2020-12-18如何應對交通事故
2021-03-26商業銀行出租經營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0-11-12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孕婦超市摔倒應如何處理,孕婦超市摔倒如何認定責任
2021-03-05非法盜用他人信息怎么處理
2021-02-18公司注銷勞動合同是否自動終止
2020-12-28正常離職有沒有補償金
2021-02-18事業單位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15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