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付出代價。因此,在承諾過程中,擔保人面臨著利益受損的巨大可能性,擔保風險得不到補償,預期利益失衡,這顯然違背了民法的公平、正義和誠實信用原則。反擔保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擔保人的尷尬處境。債務人向擔保人提供的新擔保是相對于原擔保的反擔保。我國《擔保法》只規定了“反擔保適用本法規定”,但沒有對反擔保作出更為詳細的規定,過于籠統。但“反擔保”和“擔保”畢竟是兩個性質不同的法律概念。如何運用擔保條款,以及如何在實踐中把握和操作反擔保,本文擬談一下筆者的粗淺認識。1、 反擔保的概念根據《擔保法》的規定,反擔保是第三人在為債務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時要求債務人提供的擔保,以保證債務人將來承擔擔保責任后追索權的實現。此處,第三人為債務人提供的擔保稱為原始擔保。因此,反擔保是以原擔保的存在為基礎的。沒有原始擔保就沒有反擔保。只有原始擔保。主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的,保證人應當承擔保證責任。為了保證保證人追索權的實現,要求主債務人或第三人為保證人設立新的擔保,即提供反擔保。二是反擔保法律關系主體的范圍和資格。反擔保法律關系的主體主要包括反擔保人和原擔保人。擔保法規定了原擔保人的范圍和資格。擔保法第4條第1款規定,第三人向債權人為債務人提供擔保時,可以要求債務人提供反擔保。本文認為,債務人提供的反擔保是指可以由債務人自己提供,也可以由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提供。因為設立反擔保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原擔保人的合法權益,從而獲得追索權的實際行使,并在原擔保人為債務人履行擔保義務后獲得法律上的對價。從公平正義的立法理念出發,反擔保中的債務人不應僅從字面上解釋,而應延伸到第三人,即由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提供反擔保,這對保護原擔保人的利益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反擔保提供人主體資格的具體要求,對于反擔保的有效設立和法律義務的有效履行具有重要意義。當然,其主體資格必須具備民法通則中獨立行使民事權力的法律條件,以及保證人的主體資格。另外,反擔保人必須具備賠償能力,只有具備賠償能力,才能具備擔保能力。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合同一方免責是否有效
2021-03-09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處理或處罰
2021-02-21轉賬支票可不可以掛失止付
2021-01-20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裝修的房子漏水損失怎么賠償
2021-01-13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房產放棄贈與公證了沒過戶能反悔嗎
2020-11-20北京樓市調控細則15條正式出臺(全文)
2020-12-23簽訂勞動合同公司名稱變了還有效嗎
2021-03-04私人教育機構離職有競業限制嗎
2020-11-27正式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2-30確認勞動關系是否引起訴訟時效中斷
2021-03-10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保戶須知
2021-03-25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外嫁女戶口在娘家,能獲得安置補償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