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宣傳的作用。質權成立后,在轉讓占有權的情況下,如以提單代收貨物,出質人不再擁有質權,這本身就說明了質權的存在,這與抵押權明顯不同;在登記為要件的情況下,雖然債務人仍然擁有質權質權,通過登記,質權設定行為的公示仍然可以實現。2留置效果。質權占有的轉移是質權的重要內容之一。債務人必須清償債務才能收回產權證。因此,權利質權可以發揮留置權的作用。由于權利質權的特殊功能,各國對權利質權的規定都比較完備,而我國的相關法律則相對落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普通債權作為質押標的物的問題。
在德國,除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外,債權和所有可轉讓權利都可以作為質押標的物,甚至可以作為未來債權。香港法律中債權質押的范圍既包括普通債權,又包括債權。澳門和臺灣地區也允許普通債權作為權利質押的標的物。如果我國的權利質押制度能夠在制度設計上順應社會發展的趨勢,將有助于整個經濟的發展。但《擔保法》僅明確允許擔保債權質押,普通債權是否在權利質押范圍內尚不明確,有必要在未來的民法典中予以考慮。
有人認為,我國當前社會信用不高,三角債比較嚴重,不適合以普通債權作為抵押物。這種觀點值得懷疑。市場經濟提倡意志自主和風險承擔。如果雙方達成協議,債權人同意以普通債權為擔保,表明愿意承擔由此產生的風險。而且,每個人都是自己最大利益的追求者。只有他自己是自己利益的捍衛者,只有他自己才能判斷和決定自己利益的大小和與自己的聯系程度。而且,作為一個謹慎的人,他不會麻木到對債權的風險不作必要的了解,而草率地接受債權作為抵押。是否出質,由債權人根據擔保金額、擔保期限和標的物價值判斷。
普通債權是否在法律上被確認為擔保物,見本章程。《擔保法》第75條規定了“依法可以質押的其他權利”。根據私法上“禁止”的概念,它實際上承認一般債權可以質押。王民先生對此持積極態度。除上述法律原因外,他認為,大多數國家的立法都允許設立債權質押;而且,從市場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債權作為一種存在的利益,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交易對象,債權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進入流通領域,進一步刺激了交易的繁榮和投資的發展。既然承認債權可以轉讓,就應當承認債權可以質押。由于債權往往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因此有必要對債權質押的條件和范圍進行嚴格限制,以充分發揮其優勢,消除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第二,質權與質權性質的沖突。
蓋斯第六卷十二張桌子上的“皮格努斯”一詞源于“普格努斯”。由于出質物必須由專人交付,有人認為出質物本身是設定在動產上的。可以認為這種觀點是正確的。從本文可以看出,動產自出質之初就一直是出質的基礎。由于質權的性質,質權設定僅限于動產權利。實踐中,我國承認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等房地產使用權也可以質押,這在理論上缺乏合理依據。該權利以不動產為基礎,與占有轉移的特征相矛盾。在臺灣,不動產權利與地上權、永久租賃權、典當權、采礦權等雖具有可轉讓性質,但被認為與權利質權的性質相違背,不能作為權利質權的客體。這種立法取向對我們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三是質權消滅限制條款有待完善。有擔保債權消滅、承擔質權消滅或者質權放棄,質權可以消滅。以商標權等知識產權為抵押物時,債務人不延長商標注冊有效期的,很可能給權利人造成損害。又如,以專利權為標的物時,雖然擔保法第八十條有限制,但規定“本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權利出質后,出質人不得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但經出質人和質權人協商同意,可以轉讓或者許可他人使用。”這種限制在實踐中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專利權可以通過不繳納年費或者書面聲明放棄的方式終止。法律是市場經濟的一只看得見的手,它規范、引導和保障著交易活動和競爭秩序。為合理防止法律被不當使用,有必要參照臺灣民法中“出質人未經質權人同意,不得以法律行為減少或變更質權標的權利”的條款,而不限于“轉讓或允許他人使用”,以達到以下目的:更好地保護債權的實現。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辱罵執法人員怎么辦
2020-12-06房屋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2-10模擬拆遷協議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06雇傭關系屬于連帶責任嗎
2020-11-17外籍人協議離婚的注意事項
2021-01-03成立專利代理機構的條件
2020-11-16企業破產案件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2-13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遺產繼承公證怎么辦理
2021-03-14房子被抵押還能繼承嗎
2021-02-28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石家莊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2-27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