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賴某從事木材經營。2002年9月,他與被告人劉某簽訂了購買青山的協議。雙方約定,賴某支付1萬元購買劉某承包的山林。當天,賴某向劉某支付了5000元,另外1000元作為修橋修路的費用。劉某給賴某開了一張收據,上面寫著:“我已收到定金5000元,橋梁修繕費1000元……”后來,由于原告未能取得森林放歸證,雙方未能履行合同。隨后,原告以被告不協助辦理文書為名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被告返還雙倍定金1萬元。被告認為辦理森林放歸證是原告的問題。如果原告單方面違約,5000元應作為定金,不予退還。
[點評]
本案涉及一個問題,即所謂5000元“定金”的性質是什么?法院合議庭上也有爭議:一是雙方明確約定定金的,5000元應為違約定金,但由于合同標的金額只有1萬元,雙方約定的定金已超過合同標的金額的20%,所以超出部分應該支付另一種意見是,雖然雙方都表明5000元是收據上的“定金”,但實質上應該是預付款。因此,本案提出的問題是如何區分定金與預付款,如何在審判實踐中適用定金罰則?定金與預付款的主要區別在于:(1)從性質上講,定金是以主合同為基礎的債務擔保,其主要功能是保證主合同的履行,預付款的支付本質上是擔保行為一方履行合同義務,即一方自愿提前履行合同義務并支付部分或全部合同價款。(2) 保證金具有制裁功能。一方違約,將導致定金損失或雙倍返還定金。定金在制裁違約方的同時,也起到了補償守約方的作用;預付款的性質屬于履行合同義務,無論是付款人違約還是收款人違約,都不會產生雙倍返還或直接損失的法律后果。(3)定金的金額有法律限制,即最高比例不得超過合同標的物金額的20%,因為預付款的實質是一方自愿提前履行義務,交付合同標的物,比例沒有限制,雙方可以自由協商。在審判實踐中,適用定金處罰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由于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如不可抗力,或者同時行使抗辯權,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不安抗辯權與抗辯權、押金刑不能適用。第二,合同履行不完全的,應當適用定金。在《民法通則》、《合同法》、《擔保法》中,只提到了當事人一方不履行義務時可以適用定金,但沒有規定合同未完全履行時是否可以適用定金。筆者認為,只有當一方當事人不完全履行合同將導致根本違約,導致另一方當事人訂立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時,才能適用定金罰則。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因不明能否要求侵權人賠償
2021-03-15下班宿舍洗澡摔傷算工傷嗎
2021-03-01合同動產交付怎么履行
2021-02-22公證在擔保法中的效力
2021-03-19依據專利法哪些不屬于專利權
2021-02-19離婚后如何強制執行探望權
2021-03-10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交通事故導致舊病發作怎么賠償
2021-01-12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有哪些
2020-12-23陸上貨物運輸保險的相關法律常識有哪些
2020-11-14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1-03-10保險合同簽訂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保險糾紛的處理方式包含有哪些
2021-02-25二手車沒保險違法嗎
2021-03-02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