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司法解釋在法律適用上存在兩個明顯矛盾。
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第三十六條規定,一般擔保中斷主債務訴訟時效,擔保債務訴訟時效中斷;連帶責任擔保中斷主債務訴訟時效,擔保債務的訴訟時效不中斷。根據這一規定,主債務訴訟時效的中斷并不導致連帶責任擔保債務訴訟時效的中斷。本案中,債權人在保證期間屆滿前向保證人提出承擔保證責任的請求,因此保證合同的訴訟時效自債權人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之日起計算。但是,由于債權人a在計算擔保債務訴訟時效后超過兩年未主張擔保債務,人民法院不能再認定債權人C應當承擔擔保責任。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正好相反,如果一方共同債務人受到訴訟時效中斷的影響,則不適用訴訟時效應當承認,訴訟時效的中斷也發生在其他共同債務人身上。根據這一規定,本案中債權人a連續向主債務人B主張權利,不僅導致主債務訴訟時效的中斷,而且導致擔保債務訴訟時效的中斷,因此擔保人C也應承擔相應的擔保責任這一次。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正確適用法律?一種意見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四條明確規定,本規定施行前本院作出的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以本規定為準。因此,本案的法律適用是明確無誤的。但作者并不這么認為。該案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審判實踐中的法律適用上都值得探討。首先,債務人的連帶責任不同于典型的連帶責任。典型的連帶責任是指幾個債務人對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每個債務人都有履行全部債務的義務,每個連帶債務人都有自己的份額,任何已履行債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責任的人支付其份額。典型的連帶責任通常產生于共同目的,基于共同利益和共同原因,如合伙、共同侵權、共同合同等。在連帶責任擔保中,主債務人與擔保人之間不存在內部分享關系。雖然他們都有義務履行責任范圍內的全部債務,但只有保證人在全部或部分履行債務后才能向主債務人追償。這種追償方式不是以內部份額為基礎,而是以主債務為基礎,在某些方面,連帶責任更接近于理論上的不真實連帶責任。在包括連帶責任在內的法律關系中,主債務人與連帶責任擔保債務人的法律地位存在較大差異,而典型連帶責任擔保債務人的法律地位基本相同。這種差異必然導致司法實踐中在適用同一法律規范時產生不公平的法律效果。
其次,結合這個案例,如果我們把這個問題付諸實踐,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就會有更深的認識。在實踐中,保證人為主債務人提供擔保的原因是保證人與主債務人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例如,擔保可以使擔保人在其他方面獲得利益,或者擔保人在其他方面對主債務人具有監督和限制的條件。但是,就民事法律行為的直接目的而言,為了使主債務人獲得貸款而為主債務人謀取利益,保證人與主債務人的利益追求明顯不同,與民事法律關系的利益關系也明顯不同,這直接導致主債務人和保證人對債權是否清償的重視程度,清償的主動性也明顯不同。而且,在司法實踐中,對于被擔保債務的訴訟時效開始計算后,債權人僅向主債務人主張權利,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至少兩年)內未向擔保人主張權利的情形,適用“訴訟時效”第十七條是必要的。那么,本文的意思是,法律要求保證人隨時了解債務是否已經清償的信息(一是避免因重復清償而增加不必要的交易成本;二是避免突然提起訴訟或強制執行,給正常生產經營或生活造成更大損失)。事實上,保證人不能像債權人或主債務人那樣隨時掌握信息。他只能從債權人或主債務人那里獲得信息。可以肯定的是,擔保人的交易成本遠遠高于債權人,債權人可以用一封信管理兩年。顯然,這對擔保人是不公平的;當然,擔保人可以隨時隨地為清算做準備,但這必然會導致擔保人資金周轉停滯,也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而且,此時主債務人也可能正在進行清算準備,這意味著雙倍清算準備費用的支出;或者,擔保人一知道債權尚未清償,就立即清償,然后對主債務人行使追索權債務人。那么,與主債務人自己的付款相比,追索權的成本顯然會增加。在許多情況下,債權人對主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遲延履行確實有合理的容忍和期待,或者雙方當事人就遲延履行達成協議,主債務人自那時起就已做好履行的準備。在民事法律制度的設計中,必須考慮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平衡,這是民法公平原則的基本要求。建立連帶責任擔保法律制度是為了盡可能保證債權的實現,但需要指出的是,法律制度必須突出主債務人的“主體”和“最終責任人”地位,促進主債務人盡可能直接清償債務。比較《擔保法解釋》第36條和《訴訟時效》第17條,前者在法律價值取向上明顯優于后者。作為主債權人,要最大限度地實現債權,應當同時向主債務人和保證人主張債權。這樣,根據后一條規定,主債務人直接受到債權人請求和擔保人“監督”的雙重“壓力”,既沒有交易信息知情權,又沒有小利益的擔保人將被允許承擔比主債務人更多的責任,利益失衡明顯。第三,從訴訟時效制度的功能來看,《訴訟時效規定》第十七條不利于訴訟時效功能的發揮。訴訟時效制度的首要目的是防止權利人睡在權利上。本條的規定只是為債權人提供了便利,債權人可以在不要求擔保債權的情況下實現債權的效力。訴訟時效制度的功能是進一步穩定私法秩序。權利得不到實現,屬于不正常的民事秩序。因此,訴訟時效制度要求你盡快主張權利,以促進權利的盡快實現。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保證人對委托人和債務人的制約能力會降低,這不僅是一個問題,而且不利于主債權和保證人追索權的實現。本文客觀上降低了交易安全連帶責任制度的保護程度。
民法是“理性法”,應該符合人的本性和常識。“訴訟時效”的十七條規定是否適用于擔保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 曹美林律師畢業于四川師范大學法學本科。專業領域:法律顧問,合同管理。曾在深圳市博雅成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從事法務工作,負責公司內部管理規范的審核,主要涉及公司部門問責制度、員工行為規范及考核細則、員工外派管理制度;業務合同的設計與審核。后于北京盈科(成都)律師事務所工作,負責跟進大量訴訟案件,包括民間借貸、婚姻家事、人身損害、合同糾紛、公司糾紛等。現在四川瑞展律師事務所從事專職律師。從業以來,以治事勤敏的精神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贏得了客戶的贊譽和肯定。 ?
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發明專利初步審查的范圍怎么規定
2021-03-19有解約定金還必須履行合同嗎
2021-03-03如何認定公司惡意注銷逃避債務
2020-12-14勞動簽定和司法鑒定有什么區別
2021-02-10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行政案件可以立案嗎
2020-11-29純包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07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保險糾紛訴訟與調解對接機制建設的疑問有哪些
2020-12-01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