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權的構成要件積極要件留置權取得的積極要件是留置權取得應當具備的事實。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債權人應當占有債務人的動產。留置權的目的是保證債權的履行,債權人應當享有留置權。至于債權的原因,根據《擔保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務人不履行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合同所產生的債權的,債權人享有留置權。債權人為取得留置權,必須依法占有債務人的財產。占有方式分為直接占有和間接占有。但簡單地拿著,比如說,如果用人單位從事家務,他或她會在工作中使用家用電器,這是拿著而不是占有。因此,留置權不能成立。債務人代表債權人占有留置權的,留置權不成立。債權人依法占有債務人交付的動產時,并不知道債務人無權處分該動產,債權人仍可以依法享有留置權。
<2。債權人雖有債務人的動產,但在債權尚未達到清償期限時,不存在債務人不履行債務和留置權的問題。只有當債權達到清償期限,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才能留置債務人的動產。債權未滿清償期,交付占有標的物的義務已滿清償期的,債權人不得行使留置權。但是,除非債權人能夠證明債務人無力支付。債權的發生與動產有關。債權人占有的債務人動產,必須在債權發生時才具有留置權。在我國司法實踐和立法實踐中,留置權的牽連關系是債權與留置權占有的關系,即債權的取得與標的物的占有是建立在同一種合同關系基礎上的。債權的發生和標的物的占有是由于同一合同關系,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享有留置權。留置權取得的消極因素是指妨礙留置權發生的情形或者因素,又稱留置權設立的限制。要求如下:
1。保留的財產不與另一方在交付前或交付時發出的指示相沖突。留置權是一種法定的擔保物權,當事人不能隨意設定留置權,但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約定排除留置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四條第三款明確規定:“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不能留置的物。”。扣押債務人的財產不違反公共秩序或良好習慣。本條是民事活動應當遵循的一般原則。我國《民法通則》和《擔保法》雖未對此作出明確規定,但也應予以遵守。保留的財產不與債權人的義務相沖突。債權人在合同中的債務是交付標的物的,債權人不得以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為理由行使留置權,否則違背債務的初衷。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歡迎您在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我們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侄兒能贍養嗎
2021-01-27高空拋物關多久
2020-12-01農村居民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處罰
2021-01-17工傷鑒定書丟了怎么辦
2020-12-06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2021-01-13欠條和借條有區別,你知道嗎
2020-11-09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在商品房交易中,訂金與定金在法律上是有明顯區別的
2020-12-19合同欺詐怎么報警
2020-12-10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發生工傷事故后 應該如何申報工傷事故
2021-02-08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意外險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16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保險合同代理代理方需要承擔哪些法律義務
2020-11-18追尾責任認定保險理賠誤工費
2020-12-25專家揭秘保險公司理賠陷阱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