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對哪些合同有留置權?《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將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是:留置權是指債務人的債權動產已經被占有,當債權不能履行同樣的功能時,是留置該動產作為擔保,在清償前實現債權的權利。留置權的設立必須符合下列條件:(1)債權人必須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占有債務人動產是留置權的基本要件。這一要件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第一,留置權的主體是債權人。占有債務人的財產是不合法的,因此不得行使留置權;但是,留置權不能為所有對他人財產的合法占有而成立。管理人無正當理由占有他人財產的,雖為合法占有,但不能成立留置權;只有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合同產生的債權才能享有留置權。第二,留置權的客體是債務人的財產。債權人占有的財產必須是債務人的財產,不屬于債務人的財產不能保留。第三,留置權的財產必須是動產。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未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留置該動產。例如,施工合同就其本質而言也是一種加工合同,但承包人不得留置建筑物。(2) 債權的發生與動產有關。所謂牽連關系,是指債權人對動產的留置權與債權基于同一法律關系。例如,在加工合同中,由于訂貨方不支付加工費用,承包人有權保留訂貨方交付的加工訂貨貨物。動產與債權無關的,不成立留置權。也就是說,留置權人不得以本合同的權利為其他無關債務標的物的留置權提供擔保。(3) 債務一定到了到期日了。留置權的設立,必須以債權達到清償期限,債務人未清償債務為基礎。債權未到清償期限的,債務人處于自覺履行合同的狀態。不知道債務人是否有意識地按時還債。此時,對尚未行使留置權的債務人財產行使留置權,違背了民事活動的公平原則。只有當債權達到清償期限,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才能扣押債務人依法占有的動產。同時,在重復合同中,如果占有對方財產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自己的債務,即使債權已經到期,也不能主張行使留置權。加工合同中承包人未完成定制化項目的,不得主張留置權。以上是相關的答案,在加工合同中,這可以實現留置權,或者在一些施工合同和保管合同中,那么就有留置權,當債務人不履行時,那么你可以直接留下相應的貨物,如果你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律師網相關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2020年公司具備什么條件才能上市
2021-02-22國有獨資企業不設董事會可以嗎
2021-02-05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費嗎
2020-11-08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單方面離婚申請書
2021-01-27裝修工程沒有資質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8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應依法賠償
2021-03-11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