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物品可以抵押?《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擔保法》將于2020年12月31日生效。屆時,這一規定將被民法典取代,相關司法解釋也將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根據《擔保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下列財產可以作為抵押物:
(一)抵押人所有的房屋和其他地面固定物;
(二)抵押人所有的機器、交通工具和其他財產;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房屋和其他固定物;(四)抵押人依法有權處分的國有機器、交通工具和其他財產;(五)抵押人合同和依法訂立的合同;(六)依法可以抵押的其他財產。(1) 土地所有權:(二)耕地、宅基地、私人土地、私人山丘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但本法第三十四條第五款、第三十六條第三款規定的除外;(四)依法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
物品抵押可以再次處置
物品抵押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再次處置,具體如下:
1。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物的,應當提前清償債務或者將轉讓價款存入抵押權人。轉讓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二)抵押期間,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人不得轉讓抵押物,但受讓人應當代表抵押權人清償債務,解除抵押權的除外。如果主債權已經清償,抵押權也將消滅。此時,抵押物的轉讓自然不需要債權人的同意。受讓人以清償債務的方式解除抵押權,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權利,稱為解除權。(1) 抵押物在抵押合同訂立前已出租的,原租賃關系不受抵押權的影響。抵押權實現后,租賃合同在有效期內對抵押物受讓人繼續有效。(二)抵押物在抵押權成立后出租的,租賃關系不與登記的抵押權相抵觸。抵押權實現后,租賃合同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抵押人租賃抵押物時,抵押人未書面通知承租人該物已抵押的,抵押人應當對租賃該抵押物給承租人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抵押人書面通知承租人該物已抵押的,抵押人應當賠償承租人的損失因抵押權的實現而引起的承租人責任由承租人承擔。
很明顯,有些物品是不能抵押的,如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益性事業單位、教育設施、醫療衛生設施等社會團體的社會公益性設施,以及所有權和使用權不明確的財產或有爭議的財產。因此,當你想抵押物時,你應該保證抵押物可以抵押,保證抵押物的有效性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咨詢相關的專業律師。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11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專家提醒:如何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6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簽訂保險合同的過程是怎樣的
2020-11-18保險公司變更出資人股權轉讓審批是怎么進行的
2021-02-04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五條
2021-01-21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