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所有權是指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人們擁有土地的經濟形式。它是整個土地政策的核心和土地關系的基礎。人類社會自古以來就經歷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隸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社會主義土地所有制的原始社會。同時,也是五種土地所有權。除此之外,還有幾種社會經濟制度下的農民個人共有土地所有權,以及一些過渡性的土地所有權形式。根據社會性質,這些不同類型的土地所有權可分為公有制和私有制兩大類。在原始社會,宗族公社的土地所有權(土地屬于宗族或村社成員)和社會主義土地所有權(土地屬于國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屬于公有制。奴隸主的土地所有權、封建土地所有權和資本主義土地所有權都屬于私人土地所有權。目前,我國農村土地所有權主要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所有權。然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所有權是不完整的。土地所有權不能自由交易。只有通過征收才能轉化為國有。土地狀態管理指:
1。立法手段。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是國家管理土地意志的具體體現,也是國家有關部門管理土地的法律依據。對土地所有人、使用人和其他人都是強制性的,如199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經濟手段。國家通過實行土地有償使用、征收土地稅、開放土地市場等,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集中土地開發建設資金。技術手段。土地調查、土地信息、土地評估是土地管理的技術手段,是為土地管理提供土地面積、類型、質量、分布、價格、權屬等信息的基礎性工作。行政手段。土地登記和分類統計是一種行政手段。土地登記是對土地所有權人和使用人的所有權及其變更的登記,是保護土地所有權人和使用人合法權益的法律依據。土地分類統計是在土地調查登記的基礎上,對土地權屬、土地類型、面積、質量等進行分類統計,為國家土地管理的宏觀決策提供依據。
5。司法手段。土地管理部門配合政法部門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確保相關土地法律法規的執行,是國家管理土地的重要手段。
6。教育手段。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土地觀念和生態平衡觀念,普及土地管理和利用法律法規知識。同時,加強土地研究和干部培訓,提高土地管理干部和人民群眾的素質,是加強土地管理的重要基礎和保證。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時效期間是多久
2021-01-09婚前財產協議是否一定得簽訂
2021-01-29兩個以上法院有管轄權如何處理
2020-12-26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格式合同中的權利義務是否可以更改
2021-01-17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租賃期內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2-03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工會要做哪些工作
2021-01-16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違反保險法關于保險業務規則有哪些
2020-12-02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變更受益人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5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