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2017年《個人土地使用法》
農村土地使用法屬于土地使用權的規定。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農民集體和公民個人以及外商投資企業依照法定程序或者協議,對國有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受益和處分的權利。土地使用權是一個外延很廣的概念。這里的土地包括農用地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和閑置土地使用權。第一條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布了《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為加強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通過土地使用權轉讓以外的其他方式依法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第三條劃撥的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適用本辦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對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進行監督檢查。第五條未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土地使用者不得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第六條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轉讓、出租或者抵押土地使用權:(一)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二)有國有土地使用證;(3)有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著物的合法產權證;(4)按照規定和本辦法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出讓、租賃、抵押所得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第七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連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轉讓給他人的行為。
最初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出讓人,接受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受讓人。第八條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方式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出售是指出讓人以土地使用權為交易條件,取得一定收益的行為。交換是指土地使用者之間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捐贈是指出讓人將土地使用權無償轉讓給受讓人的行為。第九條土地使用權租賃,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單獨或者連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出租給他人,由他人支付租金的行為。原擁有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出租人,承擔土地使用權的一方稱為承租人。第十條土地使用權抵押,是指土地使用者提供可以抵押的土地使用權,為按期清償債務提供擔保的行為。土地使用權的原所有人稱為抵押人,被抵押的債權人稱為抵押權人。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抵押的,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相應轉讓、抵押;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轉讓、抵押的,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應當相應轉讓或者抵押。但作為動產轉讓的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著物除外。
出租土地使用權的,出租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出租地上建筑物及其他附著物的,出租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第十二條土地使用者需要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的,必須持《國有土地使用證》向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書面申請,第十三條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的書面申請之日起15日內答復。第十四條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與申請人協商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第十五條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抵押雙方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租賃、抵押合同。第十六條土地使用者應當自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之日起60日內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登記手續。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號)第三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其他組織和個人可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進行土地轉讓,但法律對開發、利用、管理另有規定的除外。因為貴公司是外商投資企業,所以不會有什么不同。國有土地使用權流轉涉及土地增值稅、契稅和土地使用稅三大稅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1993]138號)第二條規定,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地上建筑物及其附著物(以下簡稱不動產轉讓)及其所得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人(以下簡稱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土地增值稅。貴公司不是納稅人,所以不能繳納土地增值稅。
契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1997]224號)第一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轉讓土地、房屋所有權的單位和個人為契稅納稅人,應當繳納契稅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契稅。你們公司應該交契稅。根據第三條,契稅稅率為3%-5%。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確定,并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備案。貴公司可以到土地所在地區的土地管理部門。土地使用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國務院令[1988]17號)第四條規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稅的年稅額為:。大城市0.5-10元。中等城市0.4-8元;3;注: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對土地使用權的再轉讓,包括出售、交換和捐贈。第五十一條因土地承包經營發生爭議的,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提請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五十二條當事人對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不在法定期限內提起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財產保全擔保規定
2020-11-14事發三天后還可以傷情鑒定嗎
2020-11-27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合同違約賠償標準最高是多少
2021-01-30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沒有簽勞動合同申請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1-03-02職務違法一般怎么處理
2020-11-20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貨損賠償糾紛案
2021-01-3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司機酒駕出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0-12-08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允許保險外匯資金境外運用有哪些好處
2021-01-29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保險法定受益人具體是指哪些人員
2020-12-19對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的禁止行為有哪些規定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