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問題亟待解決的是什么?首先,我們應該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國土資源工作人員不僅要深入爭議地塊一線,更要“沉到底”。要通過現場檢查,走訪當事人、村干部、鄰居和有關群眾,掌握第一手材料,善于從調查材料中提取線索,找出癥結,找出因果,查明真相。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把握糾紛解決的切入點,實現有針對性的解決。二是縮短情感距離,宅基地糾紛除少數外,大多屬于歷史遺留的、由來已久的“疑難雜病”。在長期無休止的斗爭中,他們互不讓步,糾紛雙方怨恨甚深,尤其是涉及個人利益的糾紛。在調解過程中,當事人往往視國土資源人員為對立面,或強詞奪理,或不計后果,或歪曲事實,或偏袒,甚至拒絕配合。在這種情況下,調解員不應急躁,要善于與當事人的親屬、同學、朋友、單位領導、鄰居等社會關系進行協調和溝通。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是理性和感性的,關鍵是我們如何運用它。人們常有這樣的經歷:感情沖突時,一點水也擦不進去;感情好時,什么都說。這雖不科學,但說明了一個道理:做好糾紛調解,首先要調和感情,做到事半功倍。第三是營造良好的調解氛圍,及時恰當地運用法律武器可以營造良好的調解氛圍。調解是解決沖突和糾紛的過程。這個過程很少是一帆風順的。面對各方提出的諸多不恰當要求和不切實際的愿望,調解員既不能做和事佬,各打30塊大牌,也不能盲目遷就和縱容。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及時舉出當事人行為的嚴重后果,或列舉類似案件,使其恢復理智,以正常的態度處理糾紛。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調解過程中使用法律武器時,工作人員必須把握時機和適當時機,避免矛盾激化。有時候你得學成進的“三斧”,學會保護自己。當形勢混亂、矛盾激化時,可以暫時回避,理順思路。當場景和情緒穩定后,你可以再次介入和接觸。四是堅持“五心”原則,贏得理解和主動。
在宅基地糾紛調解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堅持“五心”,即耐心、真誠、公心、責任心和一點懷疑。如果耐心、真誠、常識和責任是水,那么他們尋求的理解和信任就是他們澆灌的鮮艷花朵。”“一點懷疑”也是設計師處理這件“作品”的完美方式,也為司法處理預留了空間。首先,耐心。由于所有權糾紛的尖銳性和復雜性,以及處理過程中的矛盾性、對立性和多邊性,它涉及到個人之間,將堅持包括宅基地在內的世界所謂“三不讓”。工作人員經常被有關方面或不知道原因的個人圍攻、羞辱,甚至責罵。有的當事人采取面對面、背對背的態度,不值得信任,反復無常。真讓人惱火。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耐心、熱心、冷靜,這樣才能平復頭腦發熱。如果你想要速度,你就做不到。如果你給火加燃料,只會適得其反。其次是真誠。調解的過程就是思想感情的交流過程,調解員的態度會影響當事人的態度。有關方面能否積極配合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土地工作人員對群眾的真摯感情。俗話說“心為心,八兩為半斤”,只要我們坦誠面對群眾的想法,最困難的黨就會受到影響。又一次,這是一顆平常心。調解員調解糾紛,應當始終牢記“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原則。在工作中,不能以禮相待、以權謀私;不能忘義、以權謀私。”“公共生活是光明的,誠實和強大的”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對待當事人要有公道心,公平公正,不能偏袒。最后,責任。要急群眾需要,想群眾所想,群眾利益無小事。對我們的工作人員來說,我們看到了很多宅基地糾紛,但對群眾來說,這是一件大事,是全家乃至全家的大事。因此,要艱苦奮斗,扎實工作,爭取調解早日成功,妥善解決問題,擺脫群眾的后顧之憂。同時,應該有一點“懷疑”。國土資源人員剛卷入宅基地糾紛時,就成了雙方爭論的對象。爭端雙方都急于向調解人灌輸各自的觀點和理由,并希望影響處理爭端的國土資源人員。國土資源人員對糾紛雙方都有什么要求,比如記筆記、簽字、拍照等,糾紛雙方都會積極配合。此時,國土資源工作人員要做好思想準備,一旦調解不成,就要辦理確權手續。如果爭議無法解決,正確的確認程序在數據收集方面非常嚴格。一旦爭端變得明朗,爭端的另一方就永遠不會合作。調解失敗后的法律處理,很有必要留點“從心”,腳踏實地地把材料準備好。五是發動群眾,營造調解環境。
做好宅基地糾紛調解工作,僅靠土地工作人員是遠遠不夠的。要發動群眾,為調解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胸前的火是暖的,背后的風是冷的,“工作人員在前面做了很多工作。有的人在黑暗中說話,吹冷氣,甚至挑起事端。因此,他們很可能會失去以往所有的成就,或在獄中失敗。因此,做好調解工作,充分動員群眾,是一個好辦法。六是抓住機遇,借機調解宅基地糾紛。目的是消除雙方之間的隔閡、誤解和怨恨。但經驗告訴我們,在所有的所有權糾紛中,除少數情況外,一方或雙方往往有強烈的私欲。總的來說,無論所有權糾紛有多棘手,在情感交流、思想疏導、政策攻堅、法律威懾的共同作用下,當事人的思想防線都會被打破,只是缺少一個“階梯”。此時,調解工作已進入實質性階段,工作人員積極有效地創造或提供有利于雙方達成協議的主客觀條件。根據雙方的不同利益,他們采用不同的方法在雙方之間搭建起良好的階梯,最終實現糾紛的妥善解決。
農村房屋和宅基地買賣合同是否有效?可以說,在農村房屋買賣中,很大一部分糾紛是由無效的農村房屋和宅基地買賣合同引起的。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建設”,一戶農村村民只能申請一塊宅基地。因為宅基地使用權是村民根據身份免費取得的,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掛鉤。宅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功能。因此,農村宅基地可以在本村村民之間出售,出售給非村民的宅基地無效。農村宅基地問題亟待解決的是什么?目前,市場上農村宅基地銷售層出不窮。建議在對農村宅基地性質沒有清醒認識之前,不要盲目購買農村宅基地。關于農村宅基地糾紛,最好的選擇是找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咨詢服務。在這里,律師會為你解答任何疑問。律師推薦:杭州律師、廣東律師、江蘇律師、嘉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屬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行使的職權的是
2021-01-09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定
2020-12-30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業主委員會的法律地位是怎樣的
2020-12-26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房屋補償標準能否作為賠償的計算依據
2021-02-23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認定
2020-11-25合同履行不能需要解除合同嗎
2021-01-16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工程質保單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25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
2021-01-24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