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補償費被挪用,農民的合法權益該如何保護?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如果違法挪用土地補償費,農民可以向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舉報,維護自身利益。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九條土地征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將征地補償費的收支情況向其成員公開,接受監督。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和其他有關費用。第七十九條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單位的征地補償費和其他有關費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下簡稱土地管理法)實行嚴格的土地利用管制制度。農村集體土地的征收,按照下列程序辦理:。市、縣政府應當根據年度土地利用計劃,編制農用地轉用、補充耕地和征用土地的計劃,分批報省人民政府批準(基本農田征用,耕地35公頃以上和其他70公頃以上的,報國務院批準)。上述三個規劃獲批后,各省對土地管理仍有較為詳細的規定。比如,根據江蘇省土地管理條例,在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和原建設用地范圍內,土地面積在5公頃以上的具體建設項目,仍應報省政府批準;面積在1公頃以上的,仍應報省政府批準不足五公頃的,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準;不足一公頃的,由縣人民政府批準;在市轄區行政區域內的,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準。征地審批時間可以短至幾個月,也可以長至一年以上。
3。征地方案批準后,依法實行“兩公告一登記”制度:市、縣政府先發布征地方案公告,然后被征收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到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隨后,再次公布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征求被征收人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政府批準后,由土地管理部門組織實施。建設單位按照上述規定辦理征地審批手續后,應當提交土地申請書和有關文件,由市、縣土地管理部門制定供地方案,報有審批權的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向建設用地單位出具建設用地批準書(出讓的,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劃撥的,下達國有土地劃撥決定。
國家嚴格的用地控制和審批程序,對加強土地管理、有效保護耕地、保護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利益、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這一進程建設項目的土地供應。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如果征地補償費被非法占用,農民可以向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舉報,維護自身利益。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證醉酒駕駛怎么處罰
2021-02-18律師考證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23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遺產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2-17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保證擔保協議范本
2020-12-16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房屋所有人可以為他人設立居住權嗎
2021-03-22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一起復雜的船舶保險合同糾紛訴訟案
2020-11-26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有哪些法定義務
2020-11-15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被保險代理人誤導欺騙如何維權
2021-02-08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土地流轉發生糾紛有哪些解決渠道
2020-12-25承包的魚塘遇征收,承租人可以獲得補償嗎
2020-12-17沒公布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