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補償不公如何申請行政訴訟。檢察官應當自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起訴。
2。評審和驗收。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七日內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三。回復。人民法院應當自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書副本送交被告;被告應當自收到起訴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與具體行政行為有關的材料和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訴狀之日起五日內,將訴狀副本送交原告。
4。宣讀開庭順序——法庭調查——法庭辯論——審議。
5。
6。上訴。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應當在收到判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7。
8。判決或裁決。依法應當變更判決、裁定,撤銷全部裁定,維持原判決、裁定,發回重審。
9。上訴。結合房屋拆遷過程,拆遷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具體行為有:(1)具有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拆遷通知書應當詳細分析拆遷通知書的可訴性。如果拆遷公告只是政府的區域性建設決定,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只能歸為抽象行政行為范疇,而不具有可訴性。但是,拆遷通知中有特定對象的補償安置標準、搬遷方式和一些限制性強制措施,被拆遷人認為通知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2) 市、縣級人民政府責令有關部門實施強制拆遷,屬于政府職權范圍,是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被拆遷人對強制拆遷不服或者認為強制拆遷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3) 拆遷人、被拆遷人、承租人對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不一致的,由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作出決定。當事人對裁定不服的,應當自裁定送達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行政訴訟階段,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根據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房屋拆遷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包括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審核、發放和補償申請的裁定以及因雙方未能達成的安置協議。這樣一來,排除了區、鎮、鄉人民政府的行政職權,但實際上,區、鎮、鄉人民政府的行政主管部門卻不可能發放拆遷許可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行政機關未經法律、法規、規章的授權,授權其內部機構和派出機構執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行政機關為被告。因此,區、鎮、鄉人民政府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核發拆遷許可證的,應當視為縣級人民政府拆遷主管部門的委托,而縣級拆遷主管部門可以作為被告提起行政訴訟。
編輯律師網提醒您,拆遷過程中提起行政訴訟,必須有充分的證據。沒有證據,就不能保證拆遷官司能打贏官司。如果您對拆遷補償還有法律問題,或者有類似事件,可以在網上咨詢我們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應收票據貼現的核算
2020-12-18新婚姻法訴訟離婚財產分割
2021-02-11父母打孩子致輕傷要坐牢嗎
2020-12-11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分家產時不動產繼承要先確權嗎
2020-12-26樓頂空間的所有權到底該歸誰
2021-03-21正在按揭房是否可以交易?
2021-01-11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勞務外包用工單位要繳哪些稅
2021-03-09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在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1-13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保險合同和保險合同主體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24惡意重復保險該不該賠
2021-03-23客戶突發心臟病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