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房屋拆遷的主要法律規范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如《北京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意見》。首先,房屋拆遷必須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房屋拆遷通常是因為土地或房屋作為私有財產被征收或征用,土地使用權被提前收回。法律明確規定,公共利益必須是前提。第二,房屋拆遷必須以補償為前提。
征收是所有權消滅的原因之一,最終是以所有權人喪失所有權為代價的;征收是以使用權喪失為代價的。因此,征收與征用實質上是通過行政權力剝奪他人的財產權利,是一種不公平、不自由的財產轉移行為。因此,法律必須對此提供糾正或救濟途徑,法律必須事先規定“補償”作為救濟方式。第三,房屋拆遷必須嚴格遵守法律的權威和程序。
拆遷基于征收或征用,征收或征用基于公共利益需要和補償。當存在公共利益需要和補償兩個條件時,就有征收權或征用權。針對目前房屋拆遷存在的問題,市民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首先,認真學習相關法律。市民遇到拆遷時,要熟悉相關法律,對拆遷的合法性作出初步判斷,知道自己應該得到多少補償。很多人認為,只要他們不搬家,政府就控制不了自己。這是個錯誤的想法。在這里,我想明確告訴大家,如果您對補償不滿意,不搬遷,不提起訴訟,政府有關部門或法院有權依法強制拆遷。房屋一旦被強拆,將錯失最佳維權良機。這是缺乏法律知識的結果。第二,保持警惕,理性談判。市民面對被拆遷方時,一定要保持警惕,在與被拆遷方交談時做好記錄取證工作。切記,保持理性的談判態度,采取自殘、自焚等傷害自己的行為,無助于提高賠償,也將是對自己的嚴重不負責任。第三,要求專業律師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市民對專業拆遷維權的法律知識不了解;其次,他們沒有實踐;第三,他們面對強大的政府和開發商;第四,涉及的利益相對較大。如果僅靠協商解決不了問題,建議盡快請專業拆遷律師全程操作,避免利益損失。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游樂場兒童受傷如何劃分責任
2021-02-26公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包括哪些
2021-03-18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政府會處理嗎
2021-01-03房子在訴訟當中可以抵押嗎
2020-12-10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2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