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拆遷通知的性質是什么?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強制拆遷通知是房屋征收部門向相對人作出的行政行為,是告知相對人強制拆遷相關信息的行政事實行為。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不提起行政訴訟,又不履行行政決定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五十三條的規定,無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可以在期限屆滿后三個月內,依照本章規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行政機關在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前,應當督促當事人履行義務。當事人自催告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不履行義務的,行政機關可以向催告書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標的是不動產的,行政機關可以向房地產所在地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第五十五條行政機關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應當提供下列材料:(一)申請強制執行;(二)行政決定和作出決定的事實、理由、依據;(三)當事人的意見和行政機關督促的情況;(四)申請強制執行對象的情況;(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材料。強制執行申請書應當由行政機關負責人簽名,加蓋行政機關印章,注明日期。司法強制拆遷程序:1。拆遷當事人向市、縣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裁決,未達成補償安置協議的戶數或者比例較大或者較高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處理受理裁定申請前應當進行聽證;受理房屋拆遷裁定申請后,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組織當事人進行調解。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必須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采納當事人提出的合理要求。調解后,達成協議的,作出裁定書;協商不成的,由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作出裁定書;當事人拒不調解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作出裁定。
3。被拆遷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未在裁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搬遷的,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責令有關部門實施行政強制拆遷,或者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拆遷。申請行政強制拆遷前,房屋拆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邀請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拆遷當事人代表和具有社會公信力的代表,按照依據、程序、程序進行聽證,行政強制拆遷補償安置標準的計算依據。拆遷人未按規定向被拆遷人提供拆遷補償資金,或者安置周轉房達到國家質量安全標準的,不予強制拆遷。行政強制拆遷要嚴格依法進行。強制拆遷期間,應當組織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和被拆遷人所在單位的代表到現場作為強制拆遷的見證人,公證部門應當保存被拆遷房屋及其物品的證據。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強制拆遷通知是房屋征收部門對相對人作出的行政行為,屬于行政事實行為,告知相對人強制拆遷的相關信息。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電話投訴有用嗎
2021-01-09涉外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歸屬
2021-02-15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如何預防留學生眾籌網絡詐騙
2021-02-20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法院恢復審理有期限嗎
2021-01-26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地役權包括什么內容
2021-01-14入職是否要開無違法犯罪證明
2021-01-05勞動關系發生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06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勞動糾紛勞動局該不該管
2021-01-01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