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征地過程中,如何確定哪些主體有資格進行征地補償分配,主要關系到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認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資格屬于身份權。在實踐中,對身份權的認定有三種觀點:登記,即以戶籍所在地是否在村組內作為是否具有集體成員資格的判斷標準;
事實主張在村組的長期生活中成為一種標準。
折衷主義,倡導戶籍原則,以長期居住狀況為例確定成員資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判斷應從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自然共同體特征出發,以成員資格理論為基礎,考慮是否形成相對固定的生產生活關系,并按規定登記常住戶口法律作為判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是否取得和喪失的形式要件,從而決定是否需要成員資格,應以農村土地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基本生活保障為必要要件,綜合考慮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大趨勢和農村土地對未喪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者獨特而強大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對一些特殊情況作出特殊規定。(一)農村已婚婦女和留守男子的身份認定,應當以她們是否在配偶的集體經濟組織中形成相對固定的生產生活,是否以對方的農村土地為生為依據保證。
農民女兒結婚后,丈夫有相對固定的生產生活,以土地為基本生活保障的,不論其戶籍是否轉移,軍營都承認她是結婚地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退出原集體經濟組織;
農民女兒結婚后,戶籍仍在原集體經濟組織,承包地未收回,配偶外出務工,而且不在男方比較固定的地方生產生活,所以應該承認她是原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
農家女結婚后,因離婚回到原居住地,但戶籍一直沒有遷回。她應該被承認為她結婚的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但在原居住地重新取得承包地的,可以認定為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進入中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應當按照上述精神確定。
(2)
新兒童的成員資格。他們的父母是該村的集體經濟成員或是該組織的成員。戶籍是征地補償金的分配權,計劃家庭內出生的子女或者計劃生育的子女享有征地補償金的分配權。決不能以任何借口為他們開脫。剝奪。服刑人員身份的認定征地補償分配權是一項民事權利,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是一項民事主體資格。因此,服刑人員在服刑期間不應喪失土地權利,仍應依法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征地補償分配權。(四)戶籍所在地由學校確定。根據《戶籍管理法》和高等教育有關規定,中專學生應當將戶籍遷至所在院校所在地。但這種戶籍是暫時的。畢業后,他們需要搬回原來的地方或搬到工作的地方。學生在校期間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無論其戶籍是否遷出,都應有權為原經濟組織成員分配土地補償費。但畢業后進入用人單位的,不再享受征地補償。(5) 根據兵役法的有關規定,義務兵、初級士官不得因戶籍遷移而喪失農村集體組織成員資格,有權依法劃撥土地補償款。但除其他士兵外,應視為喪失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不再享受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待遇。(六)集體土地征收補償費支付給集體經濟組織后,尚未分配給以前出生的新生兒和已結婚入住并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婦女或上門女婿的成員,在資金分配上有時間和空間的間隔。在分配之前,征地補償金一直歸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只要在分配時間之前取得成員資格,集體經濟組織就有權分配費用。也就是說,集體經濟組織決定分配征地補償金的時間,應當是集體經濟組織決定分配征地補償金的時間。因此,集體經濟組織土地被征收補償后,分配決定前出生的新生兒和因婚姻關系入住并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婦女,有參加征地補償費分配的成員資格,與其他成員平等享有分配權。(七)將非農戶籍遷回原籍成為農村戶籍,但不承包經營集體土地,以退休工資和其他穩定收入為基本生活保障的退休人員,應認定為不具有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不參與分配征地補償金。
以上知識是《土地征收過程中如何確定哪些主體有資格分配征地補償》編者提出的問題的答案律師網.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歡迎閱讀律師網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套房公積金貸款政策及期限
2020-11-23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軍人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26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0-11-12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如何正確理解保險公司之間的連帶責任問題
2021-01-10建立保險保障基金的管理方法
2021-01-01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繳納私房土地出讓金時所需要的材料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