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土地征收中,什么樣的征收才是非法征地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非法征地包括非法占用土地、擅自征地、超出征收范圍的征地,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條以欺詐等手段取得土地征收資格的,以其他形式處理或者非法轉讓土地的,違法所得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對非法轉讓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應當限期拆除,恢復原狀。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沒收違法轉讓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設施,可以并處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七十六條未經批準或者騙取批準非法占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為建設用地的,應當限期拆除違法占用土地上的新建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恢復原狀的,限期拆除違法占用土地上的新建建筑物和其他設施沒收占用土地,可以處以罰款;對非法占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占用的土地超過批準的數量,多余的土地將被視為非法占用土地。第七十七條農村村民未經批準或者弄虛作假,非法占用土地建造房屋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標準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論處。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在土地征收法律關系中,由國家主管機關代表國家行使。被征收地與集體組織的地位不平等。在符合法定條件的前提下,行政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征收土地,不需要按照土地所有人的約定征收土地。土地征收集體組織作為一種行政行為,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方面,土地征收并不是建立在當事人自愿一致的民事行為基礎上的,而是具有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產生法律效力的行為。有人認為土地征收屬于國家行為。這種觀點并不準確。土地征收與其他行政行為沒有區別。二者都是行政機關行使法定職權的行為。國家行為是不可訴的。土地征收是一種行政行為,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公訴。土地征收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多數學者認為,公共利益是指一定范圍內不特定多數人的共同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是國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唯一理由。土地征用必須以補償為基礎。國家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對被征收的農民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農民給予補償,保證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下降。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非法征地包括非法占用土地、擅自征地、超越征收范圍征地、以欺詐手段取得征地資格等,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公司上市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0-12-27吃了餿玉米食品安全怎么賠償
2020-11-10三胎孕期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2-11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醫療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標準
2021-03-11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定
2021-02-11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旅行者登車前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3-14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保險合同成立后能否退保
2021-01-27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中國土地承包年限是什么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