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行集體土地征收制度的實質是國家根據公共利益需要實施征收,國家依法給予公平合理補償的制度;市、縣人民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門是法律責任主體代表國家進行具體的征收和補償。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土地征收公告辦法》沒有明確規定市、縣人民政府,取得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的征地批復后,依法以自己的名義作出征地決定,不能達成補償安置協議的,應當單獨使用自己的名義,上述法律規范的模糊性,不能成為市縣人民政府逃避集體土地征收補償安置義務的理由。權力的地位就是義務和責任的地位。市、縣人民政府代表國家組織征收被征收人的合法房屋,也有義務通過簽訂協議或者作出補償決定,確保被征收人獲得公平合理的補償。
雖然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的形式多種多樣,參與主體也多種多樣,但如果補償安置問題不能通過協商或簽訂協議解決,又沒有法律主體作出補償決定,也沒有有效的判決來判斷補償安置問題,合法房屋的承租人可以依法向市、縣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土地管理部門依法履行補償安置責任,并要求作出決定補償安置包括依法補償安置的內容。依法發布征地方案公告的市、縣人民政府不得以未實施強拆為由,否定其依法承擔的補償安置義務;即使他們認為被拆遷人的補償安置要求“過高”,依法不能滿足,也應當在合理期限內作出書面補償決定,并依法告知救濟渠道;但我們不能怠于履行補償安置責任重新安置,或者反復協商而不作出書面決定,甚至拖延安置,造成安置問題長期無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不僅損害了被征收人的權益,而且增加了補償安置成本。人民法院不能以市、縣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土地管理部門不是補償安置義務主體,甚至不是征收主體為由,裁定不予立案。二是對未取得房屋所有權證但長期使用房屋的權利主體資格的保護。三是被征收人是否通過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主張補償安置權益。
在雙方無法通過協商或簽訂協議解決問題,且無法律主體作出補償決定,且對補償安置問題無有效判決的前提下,征地補償由市、縣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土地管理部門履行,安置責任的方式是市、縣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土地管理部門承擔征地補償的法定義務,這不僅有利于明確政府是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義務的主體,而且有利于加強市、縣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土地管理部門對鄉鎮人民政府和農民的配合與支持區(縣)土地征收機關監督補償安置的實施。
農村土地征收是按照法定程序批準的,由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公布實施,使主體非常明確。以上就是小編為你解答的所有問題。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訪問律師網在線法律咨詢。你也可以閱讀相關的法律知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叫法律援助,哪些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17分期付款逾期不還,被起訴后需注意什么
2021-03-06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發生交通事故怎么保險理賠
2021-02-28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1-02-26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我的汽車在外地出險怎么辦
2020-12-16城中村能按照補償標準來賠償嗎
2021-02-27拆遷安置房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1-01-07企業如何建賬
2021-02-17無證房屋拆遷補償怎么計算
2021-02-09房屋拆遷補償按土地面積算嗎
2021-01-26房屋征收中的強制拆遷問題
2020-12-03企業遇到拆遷,評估到底有多重要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