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金該如何分配?
I.幼嫩作物和地面附著物的補償?
幼嫩作物主要指未成熟作物或正在生長的經濟樹木。地上附著物是指被征收土地上除苗木外附著的房屋、其他固定設施、普通樹木等附著物。苗木、地上附著物補償,是指土地利用單位因被征用土地上的苗木、地上附著物遭到破壞,向種苗單位、個人和附著物所有人支付的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青苗、地上附著物的補償費屬于青苗、地上附著物的所有人。青苗補償是對被征地農民財產損失的補償,所有權原則是誰所有。承包人以轉包、租賃等方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第三人的,青苗補償費除當事人另有約定外,歸實際投資所有。對地上附著物的補償,只要該附著物在征地協議簽訂前就已經存在,征地單位應當給予地上附著物所有人一定的補償。事實上,村民和村委會之間對苗木、地上附著物補償費的分配爭議不大,這里不討論。二是征地安置補助,是指土地使用者為安置因征地而產生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助金額。根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苗木所有人所有。征地安置補助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被安置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支付安置補助,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向被安置人員支付安置補助不需要統一安置的,經被安置人同意,將安置補助款支付給被安置人或者用于支付被安置人的保險費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三條規定:“承包土地被依法征用,放棄統一安置的家庭承包人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安置補助的收到后,應予以支持”。安置補助是指被征地農民失去土地承包經營權或租金,對租賃經營權的補償不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被征地農民,必須有其特殊用途。被征地農民放棄統一安置的,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向被征地農民支付征地安置補助。第三,土地補償費是土地使用單位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占用土地造成的經濟損失所支付的補償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但2004年10月20日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明確規定,“土地補償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原則,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土地補償費的分配辦法。2004年11月3日,國土資源部發布《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按照征地補償費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原則,土地補償費應當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合理分配,具體分配辦法由省人民政府規定。”。2005年7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協商程序,決定在本案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土地補償款。在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時,已經加入集體經濟組織的人員要求繳納相應份額的,應當給予扶持。但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和地方政府規章,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土地補償費的分配另有規定。”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一是土地補償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二是土地補償雖然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但法律法規允許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三是,土地補償金的分配雖然屬于集體經濟組織的內部事務,但不得與法律法規相抵觸。地方性法規對分配辦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因此,村集體經濟組織要求支付征地補償費的請求不應得到支持。但是,被征收的土地屬于農民承包的土地的,應當屬于農民承包的土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規定為物權,為國家補償農民征用土地提供了法律依據。如果農民只享有債權,如果土地被征用,理論上補償的是集體,而不是農民,頂多是運河等生產設施,但現在將其作為產權來對待,不僅意味著補償上述直接損失,而且意味著補償農民土地權的損失合同管理。同時,《物權法》還規定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喪失的補償。如《物權法》第一百三十二條規定:“承包地被征收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取得相應的補償”,《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集體所有土地被征收時,應當依法足額繳納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等,安排被征收農民的社會保障費,保障被征收農民的生活,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因此,農村承包地被征收的,承包經營者有權獲得土地補償、安置補助、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等補償。這里的補償是基于承包經營權的喪失,不同于基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農村承包經營者放棄統一安置的,有權獲得安置補助和地上附著物、苗木補償。至于土地補償費,雖然法律規定其屬于集體經濟組織,但土地承包經營者有權以喪失土地承包經營權為由,向村委會索取一定數額的土地補償費。各省在賠償標準上的具體規定不一致。綜上所述,土地補償費雖然屬于集體經濟組織,但集體經濟組織可以在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進行分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賠償糾紛能否風險代理
2020-12-30以接受委托成為辯護人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合并債權債務包括資產嗎
2021-03-21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退婚了還可以再訂婚嗎
2020-11-30誰有權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0-12-20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意外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2-06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保險合同中延遲生效條款如何生效
2021-01-20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