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一線城市房地產的飽和,開發商將目光轉向了二線城市。因此,二線城市的地價出現上漲。某市縣政府看到土地增值收益非常可觀,便開始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強行征用縣郊農民的農用地。在沒有任何程序的情況下,它公開宣布被征收的集體土地已經國有化。在征地過程中,必須遵循哪些程序?具體回答:縣政府的征地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程序進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將征地程序概括為:發布征地通知書-征求村民意見-地籍調查和地上附著物登記-編制“一本書”,四個方案“審批-征地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審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審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土地補償登記-實施補償安置方案,交付土地。相關法律:
建設用地審批管理辦法第十九條:征地計劃依法批準后,市、縣人民政府應當自收到批準文件之日起10日內,公布被征收土地所在鄉鎮《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內容。公告期屆滿,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征地方案和征地補償登記情況,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在被征收土地的鄉鎮范圍內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內容應當符合《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三款的規定。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支付土地補償費,根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向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支付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落實需要安置農業人口的安置方式。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征地計劃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收土地的市、縣人民政府和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土地用途、范圍、面積實施,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征地補償期限,應當在征地前經批準,并由所在鄉(鎮)、村予以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所有人、使用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批準的征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并在被征地鄉(鎮)、村公布,聽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經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地的人民政府決定。土地補償安置糾紛不影響征地計劃的實施。
附件: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對土地征收實行兩級審批制度。國務院的批準權為:一)基本農田;二)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三)其他耕地超過70公頃。其他土地用途,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報國務院備案。在征地審批中,要征用農用地,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農用地用途,或者同時改變農用地用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免責協議怎么寫
2020-11-27政府機關出臺的文件不合法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嗎
2020-12-27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技巧
2021-01-18交通事故索賠訣竅:尋找最佳法院
2021-02-03合同糾紛是否能提起侵權之訴
2021-02-03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a2實習期肇事法院判司機賠償嗎
2021-01-31實習期間受傷是否屬于工傷
2020-11-10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樹倒塌后壓到汽車如何理賠
2021-03-18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保險合同暫時中止會失效嗎
2021-03-04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土地出讓金返還稅收有哪些
2021-01-14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如何辦理土地轉讓手續是什么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