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法》、《草原法》、《漁業(yè)法》和《荒漠化防治法》規(guī)定了林地、草原、灘涂、沙化土地使用權的取得方式。
根據《森林法》的規(guī)定,用材林、經濟林、薪炭林的使用權、采伐、焚燒土地的使用權可以轉讓取得,其他國有林和農民集體林的使用權不能轉讓,只能通過承包取得。根據《草原法》,集體所有的草原和依法確定由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國有草原,可以由集體經濟組織內的家庭承包或者聯戶承包。根據漁業(yè)法的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使用國家確定的全民所有的水域、灘涂進行養(yǎng)殖的,應當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漁業(yè)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由同級人民政府頒發(fā)養(yǎng)殖許可證,允許單位或者個人利用水域、灘涂進行養(yǎng)殖。集體所有或者全民所有的、農業(yè)集體經濟組織使用的水域、灘涂,可以由個人或者集體承包從事水產養(yǎng)殖生產。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荒漠化防治法》,從事營利性荒漠化防治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可以通過轉讓取得國有荒漠化土地使用權,農民集體的荒漠化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簽約。因此,獲得這些土地使用權有三種途徑:一種是劃撥。例如,國有林場直接管理和使用國有林地、草原和沙化土地的使用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供單位和個人使用的水域和灘涂。第二,轉移。比如,國有林場將國有林地使用權和國有沙化土地使用權經相關專業(yè)評估機構評估后轉讓給社會投資者,社會投資者將成為國有林地使用權的所有者國有沙化土地使用權。第三是收縮。比如,國有林場將國有林地使用權承包給農民或社會投資者,國有草原將國有草原使用權承包給農民;農民集體將農民集體所有的林地、草地、灘涂、沙地等承包給農民,或者國有土地承包給農民農民集體使用的草地和灘涂。如何補償:征地后的“合理補償”。例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因生態(tài)保護的特殊要求,批準將治理后的土地劃為自然保護區(qū)或者沙化土地封閉保護區(qū)的,審批機關應當給予合理的補償對管理者的經濟補償。根據2005年《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被征收、占用的土地必須嚴格履行有關審批手續(xù),征收人應當給予合理的經濟補償。《漁業(yè)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國家建設征用集體所有的水域、灘涂,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200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yè)發(fā)展的決定》第十七條規(guī)定,納入公益林經營范圍的森林資源,政府將以各種方式給予投資者合理補償。在實踐中,征收這些特殊類型的土地往往涉及國有農場。因此,有必要總結國家關于加強國有農場土地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2007年,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國有劃撥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有關問題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其中規(guī)定,國有劃撥農用地使用權收回補償參照農村集體農用地征收補償標準。2008年,《國土資源部、農業(yè)部關于加強國有農場土地使用權管理的意見》明確規(guī)定,因國民經濟建設或者地方公益性建設需要收回國有農場農用地的,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xù),按照征用農民集體土地的補償標準進行補償;需要收回國有農場建設用地的,按照補償標準進行補償對農民集體建設用地實行補償標準,以保證農民工的長期生活。如何分配:根據取得方式的不同,補償的對象和份額因取得方式的不同而不同。
一個是通過轉移獲得的。國有林場直接經營和使用林地、草原、沙化土地的,按照批復規(guī)定,參照農村集體農用地征收補償標準,土地補償費全部退還國有林場。
第二個是通過轉移獲得的。通過政府的協(xié)調,如果社會投資者通過轉讓獲得林地、沙化土地的使用權,那么社會投資者就與轉讓人分離,成為與國有林場平等、獨立的林地、沙化土地使用權所有者。根據批復,土地補償費全部歸社會投資者所有,支付標準也參照農村集體農用地征地補償。第三種是通過承包獲得的。按照國土資源部通知的規(guī)定,農民或者企業(yè)承包國有林地使用權的,農民承包國有草原的,農民或者企業(yè)承包農民集體所有的林場、草原、水域、灘涂、沙化土地的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在“落實統(tǒng)一的征地年產值標準和區(qū)域綜合地價”后,征地工作按照《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做好管理工作的通知》的規(guī)定,按照征地補償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原則進行,省級國土資源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在農民集體和承包人之間“合理分配征地補償費”。目前,一些省份已經制定了具體的分配標準。
另外,承包地被征用后產生的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規(guī)定,承包人依法征用承包土地的,承包人要求發(fā)包人支付所收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費,它應該得到支持。承包人以轉包、租賃等方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第三人的,青苗補償費歸實際出資人所有,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歸附著物所有人所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家庭承包人放棄統(tǒng)一安置,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已領取的安置補助的,予以支持。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鑒定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01宅基地用于商業(yè)出租合法嗎
2021-03-14法律對大學生實習期工資有規(guī)定嗎
2021-02-14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工作期間腦出血如何賠償
2021-01-12空置房物業(yè)費70%的規(guī)定是什么
2021-03-11離婚損害賠償請求權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如何區(qū)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什么
2020-12-30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江泰保險旅游意外險
2020-11-08為什么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2-14合同訂立當天發(fā)生事故保險公司擔不擔責?
2020-12-21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沒有責任認定書的追尾事故保險理賠嗎
2021-01-16無證駕駛致人死傷保險賠嗎
2021-02-03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過程中應當注意哪些法律問題
2021-01-12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qū)別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