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因拆遷停產停業,員工離職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1。員工提出離職的情況有三種,只有第一種情況有報酬:
1。用人單位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勞動者書面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后,未經用人單位同意,可以立即離職,并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要求支付剩余工資和經濟補償金(每工作一年)員工提前30天提出辭職,未經用人單位批準,可以離職。其中,試用期提前3天以書面形式提出;用人單位有結算工資和辦理離職手續的義務。未提前30日提出辭職,用人單位無《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可以要求承擔因勞動者違法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招用勞動者的費用。第二,勞動者可以通過特快專遞或掛號信(即流行的辭職信和辭職報告)向用人單位發出解除勞動關系的通知,以保全證據。用人單位不為勞動者支付工資或者辦理辭職手續的,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3。相關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第三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不按照勞動合同規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不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不按照規定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五)有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反規定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事先通知勞動者用人單位。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4) 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五)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但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和勞動合同規定的條件的除外(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五款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條勞動者按照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給予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以下的,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的月薪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當地勞動者平均月薪三倍的,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標準為三倍三倍于勞動者月平均工資,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
如果公司因拆遷而停產停業,員工不離開公司,公司不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的,視為提供正常勞動,支付工資支付周期內的工資;企業安排職工工作的,公司不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的,工資按照新商定的標準支付,但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用人單位是否需要給予經濟補償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存在爭議。在司法實踐中,此類案件往往出現“同案不同判”的現象。以上就是小編為你解答的所有問題。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訪問律師網在線法律咨詢。你也可以閱讀相關的法律知識。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證行醫是否按照醫療事故處理
2021-02-16房屋拆遷公告
2020-12-18租房合同一方免責是否有效
2021-03-09管轄法院的選擇方法有哪些
2020-11-09域名搶注的構成要件
2021-02-18連帶責任范圍大于補充責任嗎
2020-12-02殘疾賠償金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1主合同無效從合同必然無效嗎
2021-01-30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公司強行辭退員工應如何處理
2020-11-17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保險經紀人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2021-01-20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保險受益人”空白 忽略保單細節引發爭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