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補償協議簽訂后,如果拿不到補償怎么辦?
被征收方與被征收方簽訂安置補償協議后,如果被征收方遲延支付補償金,被征收方不能搬遷,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對方支付安置補償金。如果征收人或者強拆人不支付補償的房屋,被征收人也可以通過以上兩種方式維權。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拆遷人在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后不支付補償費的,該房屋不能拆遷,只有在支付補償款后才能進行拆遷工作。第二十七條《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規定,拆遷前應當進行補償。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或者補償決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以暴力、威脅或者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道路交通等非法手段強迫被征收人遷移。禁止施工單位參加搬遷活動。第二十八條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不提起行政訴訟,在補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不搬遷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申請書應附有補償金額、專用賬戶存儲賬號、產權交易用房和周轉房的位置和面積等。第二,補償協議簽訂后,如果拿不到安置房,該怎么辦。
在實踐中,律師經常接到這種咨詢電話。雖然復印件的內容與原件相同,但仍有差異。如果只拿一份復印件,很可能法院的門進不去,即使法院受理,原件和復印件的證明效果也不一樣。在訴訟過程中,如果沒有其他證據,復印件的證明力較弱,法院將不予受理。因此,律師建議被拆遷人應及時咨詢專業拆遷律師,讓律師介入案件,讓律師通過法定程序取得協議原件,并要求對方履行。
2。簽署了一份沒有任何文件的協議。
據信70%的搬遷人口處于這種狀況。協議簽訂后,拆遷方以各種理由拿走了唯一的補償協議。對于這種情況,其結果往往是補償房或安置房遲遲得不到落實。因此,在簽訂補償協議之前,被拆遷人必須明白,為了得到合理的補償,被拆遷人手中必須有原件。在無力履行的情況下,需要咨詢律師及時介入,以要求其履行協議的相關內容。
3。簽訂協議,手拿原協議,協議內容明確,到期對方不履行。根據合同法,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以上是對“如果我們在簽訂賠償協議后沒有得到賠償,我們該怎么辦”的回答。如果我們不支付賠償金,我們就不能拆除房子。否則,拆房子是違法的,我們可以依法維權。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才知道對方是精神病人的可以起訴婚姻無效嗎
2020-11-23有限責任公司屬于什么經濟類型
2020-12-31專利登記簿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2-19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訴訟過程中法庭證據的取得有什么途徑?
2021-01-22對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辦
2021-02-06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沒有法律、法規的依據,向房地產開發企業收費的,如何處罰?
2021-01-27哪些情形勞動者解除事實勞動關系嗎
2021-03-22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哪些情況下可以變更保險合同的主體
2021-01-15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是什么
2021-01-01什么是機動車保險費率表
2021-01-06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同一塊地有兩個承包合同,哪個合同有效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