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在企業拆遷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首先,律師可以做什么樣的工作來幫助企業維權?
律師在幫助拆遷企業維權時,采取出具律師函、申請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民事訴訟等多種法律手段相結合的方式,行政訴訟甚至刑事訴訟或上訴訴訟都只是不得已而為之,不是唯一的手段。在某些情況下,只有律師信才能解決問題。有時,在對信息公開申請的答復中,可以獲得對拆遷方非常不利的文件信息,使對方同意協商;至于行政復議,人們總是認為,既然幾乎是維持原決定的結果,行政復議的意義重大。但事實上,啟動行政復議法定程序,不僅可以阻止拆遷繼續進行,而且可以使眼看拆遷期限臨近、進展不快的拆遷方在拆遷方的壓力下,主動找企業尋求和談。而且,在行政復議過程中往往可以實現有利于企業的意外發現。即使到了訴訟的這個階段,也沒有必要到法院去了解。在企業提起訴訟的壓力下,政府最終會愿意獲得更高的賠償。在上法庭之前,政府通常會在律師各種法律手段的壓力下提高賠償條件。
訴訟終結時,企業可以對項目審批、規劃許可、土地使用審批、拆遷許可、拆遷許可延期、行政機關強制拆遷行為等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查處拆遷管理部門的不作為,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以及處罰工商、稅務、安全生產、公安等部門的行政不作為行政訴訟。
此外,還可以提起拆遷補償協議無效、租賃合同終止、歸還、民事賠償、債權債務保全、抵押擔保、股權糾紛、房屋產權糾紛等民事訴訟。
被拆遷人有人身傷害的,可以以故意傷害罪提起刑事自訴,也可以請求公安機關立案或者請求檢察機關監督立案。第二,律師可以獲得的優勢和可以避免的錯誤:
律師在戰術上可以帶來以下好處:
1。拿出維權的決心,讓對方不敢貿然行事。
2。法律程序的啟動推遲了對方急于推進的拆遷進程,這會增加他們討價還價的籌碼。通過在各種法律程序中獲得的文件和資料,我們可以查清事情的真相和對方的違法點,從而為談判提供堅實的事實和法律依據。
4。在律師的指導下進行自查。在稅收、償還銀行貸款、消防、安全等方面,都不應出現違法場所,讓對方有機可乘。如果貸款不還清,可能會被銀行起訴,對企業資產評估產生負面影響,也可能讓對方申請由銀行執行財產拆遷。律師也可以避免下列錯誤:
1。單獨反對政府強拆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合時宜的。只會給自己帶來傷害。作為公民,不僅要有權利意識,還要有法律意識。當然,采用暴力反映了人們過去對法律的不信任。然而,我們應該看到,今天的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縣”政策提出和實施的背景下,我國的法制環境不斷改善,而政府依法治國的意圖也在提高,意識和能力也在提高,全社會正在形成講法信法的大趨勢,司法獨立性的提高也取得了重大進展,而依法維權的理念也逐漸進入人們的心中。不要采取錯誤的行動,因為你對法律知之甚少,聽從別人的建議。你拿起法律的武器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2。移動自如。沒有暴力就不容易移動。這樣,對方就會認為你沒有決斗到底的決心,你在談判桌上已經落后了。
3。提供和簽署容易。沒有專業律師的指導,你會犯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錯誤。如果價格太高,你會被對方集中注意力,甚至會在半夜采取行動。如果價格太低,對方知道你的卡,那就很難提高了!
企業能得到什么樣的補償?
1。土地區位補償價和房屋重置價。前者是由土地的位置和用途決定的,后者是房屋的建設成本。
2。有的地方是按照房屋評估價值的一定比例進行補償,比如重慶。有的地方根據房屋被征收前的受益情況、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補償金。一般來說,這部分補償比較靈活,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這部分企業要充分準備,積極爭取。
3。搬遷損失。包括搬遷成本和搬遷過程中的損失。
4。
5。裝修、配件補償、搬遷獎勵。企業拆遷的兩個典型案例之一:a向村集體租賃土地,B向a租賃土地建廠,C向B租賃房屋用作倉庫。拆遷方要求A先生騰出土地,A先生催促B先生騰出土地,但得到全部補償的A不愿意給予B合理補償,C則強迫連補償都得不到的B給他補償,B先生找到了一個di。2000年,一名農民在村里租了15畝集體土地,租期20年。2005年,B租用a的土地經營工廠15年。2008年,B租了一間空房間給C住了兩年。租房一年后,他們簽訂了終止協議,不再租房。但租期終止后沒多久,廠方就被告知廠址所在地要拆遷,于是C認為B事先知道拆遷事宜,便與他解除了合同,于是C堅持要求B支付拆遷補償金,否則他不會騰出房屋。同時,a在與拆遷方簽訂補償協議后拿到了補償款,并催促B趕快行動。幾個月后,B的工廠停水斷電,工廠也關閉了。
安迪律師接受B先生的委托后,決定從拆遷項目本身的合法性入手,向有關部門申請信息公開,以取得拆遷項目立項、規劃、征地、拆遷許可證的批準。從有關部門的答復來看,安迪律師認為:1。項目無拆遷許可證。工廠所在區域不在征地審批范圍內。基于此,安迪律師給拆遷方發了律師函,告知其B先生與a先生的租賃合同合法有效,工廠所在區域不在征地范圍內。未經拆遷方合理補償,工廠不得搬遷。如遇強拆,B先生將追究強拆人的法律責任。
對于C的賠償請求,安迪律師提出反訴,指出租賃合同的終止是雙方自愿的,C自愿終止合同,并在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將終止合同的協議簽署生效,而C拒絕搬家,并繼續占據B的房子,因此不得不支付租金。
在法律的威懾下,拆遷方不敢輕舉妄動,拆遷無法取得進展,于是對a施加壓力,a終于找到B和C,三人協商制定了最終的補償分配方案。案例二:蓋先生是浙江紹興人,在甘肅省某市經營一家小型機械加工廠。廠房是從一位村民那里租來的,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他剛回來的時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有劃撥安置地是否可以買賣
2020-11-21怎么確定選票是否有效
2021-01-31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要怎么寫追討個人債務授權委托書
2021-02-28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的地域管轄如何確定
2021-03-14新三板企業掛牌等于上市嗎
2020-12-06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國有農場農用地征收如何補償
2021-03-20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23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車子沒貼強險標志怎么向交警證明買了保險
2021-02-2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拆遷補償簽了字有效嗎
2021-01-05公司拆遷補償款如何合理交稅
2020-12-02怎么判斷評估報告是否合法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