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行政復議的幾個原則和問題:一是行政復議機關應當發出受理通知書,受理行政復議;不予受理的,應當發出書面駁回通知書;不受理行政復議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但筆者在辦理北京市拆遷維權案件過程中多次發現:北京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受理行政復議案件后,未向申請人提供任何書面材料;不受理行政復議案件的,還拒絕向申請人發出書面通知,使申請人不能進一步行使救濟權。北京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這種做法給復議申請人帶來了諸多不便,直接影響了政府形象。二是行政復議案件的受理與審理應當分開。
根據《行政復議法》的規定,行政復議案件應當實行受理與審理分離,實行審判分離制度。也就是說,行政復議案件的受理和審理是由兩個不同的機構來完成的,就像立案庭和法院的具體審理庭一樣,避免了法官在受理案件過程中的偏見,使案件的審理更加客觀。第三,行政復議期限從行政相對人知道自己的權利或者復議期限之日起計算。實踐中,有的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不制作、送達法律文書,或者不告知或者不正確告知自己的權利和申請復議的期限。因此,法律應當明確規定,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不告知對方權利和期限的,期限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之日起或者復議期限之日起計算。四是建立聽證制度。行政復議原則上采取書面審查的方式,但不排除復議機關可以組織有關方面進行面對面的辯論、舉證和質證。建立行政復議聽證制度,有利于復議機關查明事實,正確適用法律,增強復議工作的透明度,充分體現行政復議的公平公開原則。對于復雜而重要的案件,特別是一些拆遷案件,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的利益相對較大,因此建立聽證制度的必要性更為明顯。目前,大多數復議機關作出的復議決定不能充分反映復議活動的全過程。有的行政復議決定甚至不說明申請人申請行政復議的時間和被申請人提交答辯狀和證據依據的時間,而其他人對逾期復議和延長復議期限的原因解釋不清或根本不作解釋,不能體現行政復議的公開性和透明度。
此外,復議決定書的推理部分基本上過于抽象,大多使用了一些法律術語和習慣用語,如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法律適用正確、程序合法、內容適當等,缺乏案件針對性、適用法律依據的法律分析等,在實踐中,我們在復議決定中有時會遇到這樣一種矛盾,即不僅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違反了法定程序,而且最終裁決以不影響申請人的實體利益為理由維持具體行政行為。這顯然違反了行政復議法的規定,也說明我國復議機關輕視法定程序,直接侵害了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在建設過程中,會先討論相關問題,再對征地拆遷作出決定,所以重點是相關的行政復議問題,所以需要了解原則,解決問題。以上是我們在網上為您找到的相關知識。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隨時訪問我們的網站咨詢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和房屋中介打交道注意什么
2021-03-23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勞動關系轉移協議
2021-01-09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運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0-11-11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未按期交費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嗎
2020-12-29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20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21-01-09保費分期和一次性繳清哪個劃算
2021-03-01投保人
2021-02-05土地流轉的主要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