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土地征收的主體是國家,國家征收土地后,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征收和補償。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實行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它是全民所有的,即國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為了滿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法征收或者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第四條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征收和補償工作。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以下簡稱房屋征收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實施房屋征收與補償。市、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和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相互配合,確保房屋征收補償工作順利進行。第五條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實施房屋征收的單位不得牟利。
房屋征收部門負責監督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委托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并對其行為后果承擔法律責任。有哪些情況導致拆遷協議無效。由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區分自己行為的能力,協議雙方的身份在法律上無效,拆遷方與他們簽訂的拆遷協議全部無效。在簽訂拆遷協議的過程中,如果法律程序不完備,可以請求法院確認協議無效。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協議無效。
對于拆遷協議,違反強制性規定的,從形式上講,是對依法管理的房屋進行拆遷,當代管理人是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房屋拆遷其在文物保護范圍內的附屬物,應當在拆除前報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在簽訂拆遷協議的過程中,拆遷人和被拆遷人都應尊重對方意愿的真實表達。當事人一方違反真實意思表示訂立的拆遷協議,在脅迫、欺詐或者利用對方危險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無效。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土地征收的主體是國家,國家征收土地后,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征收和補償由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建筑工程轉包違法嗎,轉包怎么處理
2021-02-13護照補發和換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2房屋群租違法嗎
2020-12-27股份有限公司設立需要多少人
2021-03-24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小孩在超市受傷責任在誰?如何適用法律
2021-01-13上班途中遇車禍,公司賠21萬
2020-12-06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勞動局都管些什么
2020-11-16對內資保險公司誠信問題的深層思考
2021-03-09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車撞了保險公司要肇事者賠償嗎
2021-02-23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投保人的義務有什么
2021-02-28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保額與保費是同一個概念嗎?
2020-12-22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包人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