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土地征收的主體是國家,國家征收土地后,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征收和補償。有關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實行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它是全民所有的,即國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為了滿足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可以依法征收或者征用土地并給予補償。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第四條市、縣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征收和補償工作。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以下簡稱房屋征收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實施房屋征收與補償。市、縣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和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相互配合,確保房屋征收補償工作順利進行。第五條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實施房屋征收的單位不得牟利。
房屋征收部門負責監督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委托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并對其行為后果承擔法律責任。有哪些情況導致拆遷協議無效。由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區分自己行為的能力,協議雙方的身份在法律上無效,拆遷方與他們簽訂的拆遷協議全部無效。在簽訂拆遷協議的過程中,如果法律程序不完備,可以請求法院確認協議無效。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協議無效。
對于拆遷協議,違反強制性規定的,從形式上講,是對依法管理的房屋進行拆遷,當代管理人是房屋拆遷主管部門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必須經公證機關公證;房屋拆遷其在文物保護范圍內的附屬物,應當在拆除前報有關主管部門批準。在簽訂拆遷協議的過程中,拆遷人和被拆遷人都應尊重對方意愿的真實表達。當事人一方違反真實意思表示訂立的拆遷協議,在脅迫、欺詐或者利用對方危險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無效。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土地征收的主體是國家,國家征收土地后,本行政區域內的房屋征收和補償由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不破租賃規則的例外及處理
2020-12-16模擬拆遷達到多少比例可以拆
2021-03-1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關鍵點解讀
2021-03-22定金、違約金、損害賠償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2020-11-24農民工維權討薪技巧2020
2020-12-05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軍人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1-03-14離職證明能少付贍養費嗎
2021-03-25老人超市滑倒可以索賠嗎
2021-01-13抵押貸款要壓房產證原件嗎
2020-11-13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旅游意外保險的保障有什么
2021-01-29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