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土地出讓金還能建房子嗎?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交了土地出讓金后可以使用土地,但如果要建房,還需要申請建設,獲得批準后才能開始建房。《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條以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準和方式繳納國有土地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后,方可使用。本法施行以來,新增建設用地土地使用費的30%上繳中央財政,70%上繳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全部用于耕地開發。《建設用地審批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實行有償使用,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與土地使用者簽訂土地有償使用合同,并向建設單位出具建設用地批準書。土地使用者繳納土地使用費后,應當按照規定辦理土地登記。以劃撥方式提供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向建設單位下達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書和建設用地批準書,并按規定辦理土地登記。國有土地劃撥決定應當包括劃撥土地面積、土地用途、土地利用條件等內容。建設項目建設期間,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現場公示《建設用地批準書》。市、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公布國有土地供應情況。土地出讓金補繳流程。土地出讓金應當向國土資源部門繳納。法律提出了具體要求,主要是必須全額支付,不得低于法定標準。詳見《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城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購房人應攜帶購房合同復印件、夫妻雙方身份證、戶口簿(或結婚證)、購房發票、房屋所在建筑物及附屬建筑物的公共房屋證明,以及第一份購房證明和加蓋公章的契稅申請表到契稅征收機關繳納契稅。一般來說,需要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只有三種,即房改房、經濟適用房和70年產權到期的房屋。其中,對于產權已到期的商品房,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結論,在此不作討論。另外兩種房屋占用的土地是“劃撥”的,一開始沒有土地出讓金。一是當事人可以到當地國土局查詢是否繳納土地出讓金。土地出讓金交給國土資源部門。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政府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土地使用者,并向受讓人收取的費用。政府放棄幾年的土地使用權,公司的所有貨幣或其他商品和權利都被轉換成貨幣。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土地繳納土地出讓金后即可使用,但房屋需要建設的,需要報建,取得批準后方可建設。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后還有勞動關系嗎
2020-11-11政府采購質疑程序
2020-11-20公司財產能否折抵股權轉讓
2020-11-11買地鐵房的注意事項
2020-12-07夫妻離婚后,未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是否還有監護權
2021-01-12能夠引發合同之債的有哪些情形
2020-12-17裝修合同工期延誤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1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勞務外包能否規避用人主體責任
2021-01-07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勞動爭議經濟賠償金的適用情形
2020-12-27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車禍撞死人保險賠多少錢
2021-03-01保險經紀人的民事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13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2020年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