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收入如何處理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規定:“依法保護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權益。”,由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廣泛推行,土地承包經營權已為承包經營者所享有。離婚應遵循以下原則:(1)保護國家和集體的土地所有權。(2) 《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和照顧子女、婦女權益的原則作出判決婚姻家庭,婦女依法享有的權益不受侵犯。”第四十七條規定:“婦女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依法享有與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因此,必須保障離異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保障她們最基本的生活來源和生活條件。(三)有利于生產、便于操作和管理的原則。
夫妻離婚時,分割共同財產中的重要生產資料和種養業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時,應當遵循有利于生產、便于經營管理的原則。比如有的離異婦女遠離原承包地,有的離異婦女沒有經營管理能力。如果允許他們離婚后繼續承包經營原夫妻共同承包的土地,難度更大,不利于土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離婚調解判決中,夫妻雙方原承包的土地一般分配給有經營、生產技術和管理能力的一方,經營者給予另一方經濟補償。
離婚時,土地經營權的分割一般采取以下方式:
(1)離婚婦女繼續承包土地經營權。
離婚婦女與丈夫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有承包土地經營能力的,雙方可以約定。協議不成的,人民法院在判決時,一般在有利于生產、方便經營管理的前提下,將離婚婦女應當承包經營的土地份額從夫妻共同承包的土地中劃出,交給離婚婦女經營繼續承包經營直至合同期滿,無需再簽訂合同。(二)離異婦女與丈夫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距離較遠,繼續承包原土地,經營管理不方便,丈夫不愿代為耕種的,經丈夫同意,離異婦女可以與本集體經濟組織其他成員簽訂分包合同,將承包經營的份額轉包給他人,取得承包經營的土地收益。離異婦女與丈夫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其所擁有的土地確實難以耕種或者轉包,又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不愿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可以責令其放棄。男方在扣除各項稅費后,按照當地當年(季節)平均土地產量向女方支付土地收入。離異婦女不能或者不愿繼續承包經營土地的,可以按照方便生產經營的原則,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有生產經營能力的男子,男子給予婦女經濟補償。有支付能力的,可以一次性支付;沒有支付能力的,可以分期支付。
以上是相關答案。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常年法律顧問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27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怎樣補辦單位解除合同
2020-11-07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請假時間累計多久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21門面房出租合同范本
2020-11-14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房子過戶費用如何規定
2020-11-18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勞動合同是實習期過后簽的嗎
2020-11-16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壽險索賠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6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