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收入如何處理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規定:“依法保護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權益。”,由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廣泛推行,土地承包經營權已為承包經營者所享有。離婚應遵循以下原則:(1)保護國家和集體的土地所有權。(2) 《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和照顧子女、婦女權益的原則作出判決婚姻家庭,婦女依法享有的權益不受侵犯。”第四十七條規定:“婦女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依法享有與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因此,必須保障離異婦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保障她們最基本的生活來源和生活條件。(三)有利于生產、便于操作和管理的原則。
夫妻離婚時,分割共同財產中的重要生產資料和種養業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時,應當遵循有利于生產、便于經營管理的原則。比如有的離異婦女遠離原承包地,有的離異婦女沒有經營管理能力。如果允許他們離婚后繼續承包經營原夫妻共同承包的土地,難度更大,不利于土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此,在離婚調解判決中,夫妻雙方原承包的土地一般分配給有經營、生產技術和管理能力的一方,經營者給予另一方經濟補償。
離婚時,土地經營權的分割一般采取以下方式:
(1)離婚婦女繼續承包土地經營權。
離婚婦女與丈夫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有承包土地經營能力的,雙方可以約定。協議不成的,人民法院在判決時,一般在有利于生產、方便經營管理的前提下,將離婚婦女應當承包經營的土地份額從夫妻共同承包的土地中劃出,交給離婚婦女經營繼續承包經營直至合同期滿,無需再簽訂合同。(二)離異婦女與丈夫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距離較遠,繼續承包原土地,經營管理不方便,丈夫不愿代為耕種的,經丈夫同意,離異婦女可以與本集體經濟組織其他成員簽訂分包合同,將承包經營的份額轉包給他人,取得承包經營的土地收益。離異婦女與丈夫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其所擁有的土地確實難以耕種或者轉包,又沒有其他收入來源,不愿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院可以責令其放棄。男方在扣除各項稅費后,按照當地當年(季節)平均土地產量向女方支付土地收入。離異婦女不能或者不愿繼續承包經營土地的,可以按照方便生產經營的原則,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有生產經營能力的男子,男子給予婦女經濟補償。有支付能力的,可以一次性支付;沒有支付能力的,可以分期支付。
以上是相關答案。如果您有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向律師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依據都有哪些呢
2021-02-04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倒車時撞死兒童,對方不滿要求額外賠償怎么辦
2020-11-26交通事故法院調解還要付律師費嗎
2020-11-22離婚賠償哪些損失
2021-01-28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保管人擅自處分保管物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27學校承擔校外學生受害責任嗎
2021-02-10輕傷取保候審的條件和變更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01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勞動關系轉移證明
2021-01-17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如何設置?
2021-02-20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如何選擇境外旅游保險
2021-01-21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快速理賠時間的規定是有哪些
2021-01-27保險逾期未交由誰承擔責任
2020-12-15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