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存在法律關系。雖然一方當事人代表另一方當事人或者為另一方當事人的利益行事的情況很多,但只有當這種行為能夠影響到另一方當事人的法律地位時,即當另一方當事人通過另一方當事人的活動對第三人享有權利或者承擔義務時,才是法律上的代理人。機構與社會義務或其他非法律義務無關。例如,丈夫可以送妻子去參加婚禮,并代表他祝賀新婚夫婦。在這種情況下,代理人只服務于社會目的,而不是法律目的。因此,代理人不適用代理法。但這并不意味著雇傭代理人所達到的法律目的一定是一種非常復雜的關系。例如,如果一位母親讓她的兒子從送奶工那里買牛奶,母親的兒子就是她的代理人。同樣,如果一家公司要求其董事簽署合同,那么董事就是代理人。考察一種關系是否為代理關系,必須區分一方是否為另一方履行了社會義務,或實施或解除了某種法律行為,并取得了一定的法律后果。如果是前者,則不是代理關系;如果是后者,則是代理關系。因此,一個人成為代理人最重要的標志就是他的行為能夠改變委托人的法律地位。(2) 代理是委托人、代理人和第三人之間的三方關系。這意味著代理人既不能直接與委托人合作,也不能與自己合作。因為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都是民事法律行為的當事人,不存在一方代表另一方的情形。如果代理人及其本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并以此約束委托人,將直接違反代理人的義務。因此,代理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一種三方關系。一是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的代理權關系,二是委托人與第三人之間的法律效力歸屬關系,三是代理人與第三人之間的關系。(三)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存在信托關系。代理人代表委托人或者為委托人的利益行事時,法律后果由委托人承擔,這就決定了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的信托關系。在代理關系中,委托人處于消極的地位,承擔代理人法律行為的后果。因此,信托關系主要是為代理人服務的,信托關系所延伸的誠信也是代理人對委托人的一項重要義務。根據受托義務,在代理關系中,未經委托人許可,代理人不得代表被代理人的相對人或者為被代理人的利益行事;不得從委托人與第三人的交易中謀取自己的利益;不得將自己或者他人的利益置于與委托人利益相競爭的地位。一般來說,受托責任是指代理人不能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利益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術語“代理人”和“代理人”在商業中經常使用。比如,汽車經銷商也可以叫代理商,但這并不意味著通過經銷商的介入,汽車生產廠家與購車者簽訂銷售合同。事實上,汽車經銷商首先從廠家購買商品,然后再賣給買家。如果汽車有缺陷,買方只能根據銷售合同向經銷商尋求救濟。如果買方愿意向制造商尋求救濟,則只能追究制造商的缺陷保修責任,或對制造商的疏忽造成的財產或人身損害提起侵權訴訟。同樣,盡管“獨家代理協議”賦予了代理商獨家銷售產品的權利,但它并不是嚴格法律意義上的代理關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
2021-02-05公司不給實習生工資怎么辦
2021-03-15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公司嗎
2021-01-09注冊資本必須是現金嗎
2021-01-13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訴訟離婚中的訴訟費,訴訟離婚需要哪些資料
2021-03-02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委托律師合同能解除嗎
2020-12-05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