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原則: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證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調解委員會)能夠及時、有效、妥善地開展工作處理勞動爭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制定本細則。第二條調解委員會是調解企業勞動爭議的組織。
調解委員會的工作由當地工會(或工會)和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指導。第三條調解委員會依法調解企業與職工之間的下列勞動爭議:
(一)因企業解聘、除名、解聘以及職工辭職、自愿辭職引起的爭議;(二)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等規定發生的爭議;(三)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調解的其他勞動爭議。第四條調解委員會的職責是:(一)調解企業勞動爭議;(二)檢查督促爭議當事人履行調解協議;(三)對職工進行勞動法律法規宣傳教育,做好勞動爭議的預防工作。第五條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當事人自愿根據事實及時申請調解;(二)當事人在法律適用上一律平等;(三)民主協商;(4)尊重當事人申請仲裁和訴訟的權利。第六條企業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不成協議的,當事人可以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個月內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第二章調解組織第七條企業可以設立調解委員會。設有分廠(分公司、分公司)的企業,可以分別在總廠(總公司、總公司)和分廠(分公司、分公司)設立調解委員會。第八條調解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職工代表、企業代表、企業工會代表。職工代表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企業代表由企業法定代表人委派,企業工會代表由企業工會委員會委派。每一方選出或指定的代表只能代表一方參加調解委員會。調解委員會的具體組成人員由職工代表大會提出,并與企業法定代表人協商確定。企業代表人數不得超過調解委員會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一。沒有工會組織的企業,調解委員會的設立和組成,由職工代表和企業協商決定。第九條調解委員會主任為企業工會代表。
調解委員會設在企業工會。第十條調解委員會應當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做好調解登記、檔案管理、分析統計等工作。第十一條調解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應當具有一定的勞動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公正廉潔,貼近群眾。
調解委員會成員調離企業或者需要調整時,由原遴選單位或者組織按照規定另行選舉或者聘任。調解委員會成員名單報當地總工會和當地仲裁委員會備案。第十二條兼職調解員需要占用生產或者工作時間參加調解活動的,企業應當予以支持,并視為正常出勤。第十三條企業應當支持企業調解委員會的工作,提供物質幫助。調解委員會活動經費由企業承擔。第三章調解程序第十四條當事人申請調解,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30日內,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向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并填寫《勞動爭議調解申請書》。第十五條調解委員會接到調解申請后,應當與對方當事人協商。對方拒絕調解的,應當作出記錄,并在3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
調解委員會應當在4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向申請人說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調解委員會不能決定是否受理的,由調解委員會主任決定是否受理。第十六條職工有三人以上的勞動爭議,有共同申訴理由的,應當推舉代表參加調解活動。第十七條調解委員會應當按照下列程序進行調解:(一)及時指定調解委員會,對爭議進行全面調查核實,并做好調查筆錄,由調查人員簽名或者蓋章;(二)調解委員會主任主持爭議雙方參加的調解會議。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參加調解會議,協助調解。對于簡單的糾紛,調解委員會可以指定一至二名調解員進行調解;(三)調解委員會應當聽取雙方當事人對糾紛事實和原因的陳述,在查明事實、辨別是非的基礎上,依照有關勞動法律、法規以及依照法律、法規制定的企業規章和勞動合同進行公正調解;
(4)調解達成協議的,雙方應當自覺履行調解協議。協議書應當載明爭議雙方的姓名(單位、法定代表人)、職務、爭議事項、調解結果等應當說明的事項,并由調解委員會主任委員(簡單爭議由調解委員會解決)和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調解協議應當加蓋調解委員會印章,加蓋調解委員會成員印章,一式三份(爭議雙方和調解委員會各執一份);
(5)調解不成的,應當做好記錄,并在調解意見書中說明情況,調解意見書由調解委員會主任簽名蓋章,調解委員會蓋章,調解意見書一式三份(爭議各方和調解委員會各執一份)。第十八條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應當自當事人申請調解之日起三十日內結束。逾期不調解的,視為調解不成。第十九條調解委員會成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有權口頭或者書面申請回避:(一)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或者當事人的近親屬;(二)與勞動爭議有利害關系(三)與勞動爭議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調解的。
調解委員會應當及時對回避申請作出決定,并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通知當事人。調解委員會委員的回避,由調解委員會主任決定;調解委員會主任的回避,由調解委員會集體研究決定。第四章附則第二十條勞動爭議當事人應當遵守調解紀律,維護調解秩序,不得激化矛盾。調解過程中,故意傷害調解成員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親有案底影響孩子考大學嗎
2021-03-09死刑怎么才能改刑
2021-03-04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撞了非停車位的車如何定責
2020-11-24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人在外地怎么賣房
2021-01-31勞動合同寫錯劃掉可以嗎
2021-01-22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飛機托運行李丟失如何賠償
2021-03-25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人身保險理賠權利可以轉讓嗎
2020-11-11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對待不屬于保險責任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