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與實際情況不一致,合同是否仍然有效(合同法有效期:2020年12月31日)
有效
合同的有效性與當事人的實際行為無關。《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比绻贤闪?,它將生效,當事人可以利用它來約束另一方的行為,從而達到交易目的。我們可以將合同簽訂到履行分為兩種行為,一種是合同行為,另一種是履約行為。這兩種行為是相互分離的。也就是說,合同的履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因此,如果貸款合同的金額與實際金額不一致,合同仍然有效。其次,合同無效的先決條件是什么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為合同或者部分合同條款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注:一方當事人以欺詐、脅迫方式訂立的合同,屬于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屬于可以變更或者撤銷的合同。只有損害國家利益時,才屬于無效合同。(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集體或第三方(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6)免除另一方因故意或過失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責任的合同條款重大過失(7)一方免除責任、增加另一方責任、排除另一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此外,根據民法通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依法獨立履行的民事行為是無效的民事行為。因此,主體資格的取消也可能導致合同無效,例如:(a)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法定代表人不認可的,合同無效。例外情況是:純福利合同和根據年齡、智力和心理健康簽訂的合同無需批準,合同當然有效。(b) 法定代表人不具備資格,對方有過錯的,合同無效;(c)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越權訂立合同,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越權的,本合同無效。最新信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于2021 1月1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43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性條件】符合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民事行為能力(2)含義真實(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風俗習慣。上述知識是小編對“合同不符合實際情況是否仍然有效”問題的回答。由此可見,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合同的有效性與當事人的實際行為無關。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提供有關lyba的法律咨詢。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股權眾籌有什么發展
2021-02-27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干涉老人婚姻,會不會導致犯罪
2020-11-11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已有車禍賠償還能否申請工傷
2021-01-31合同保全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2021-01-28集資房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31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企業停產放假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02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財產保險合同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有哪些
2021-02-15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