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方能否因違約而解除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2020年12月31日)
一方因違約未能達到合同目的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根據解除條件的不同,合同解除可分為約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當事人事先約定合同解除條件的,稱為協議解除;法律直接規定合同解除條件的,稱為法定解除。
一方因違約而不能履行合同目的的,另一方可以解除合同,這是解除合同的法定條件之一。在雙方違約的情況下,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見是:“應當根據合同義務的分配、合同的履行程度、合同的履行情況,判斷合同當事人是否有權解除合同,違約程度等綜合因素。”。《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充分履行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和保密義務。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四)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五)約定的其他情形根據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等違約責任,采取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一般而言,違約方無權解除合同,違約方不僅需要承擔遲延履行合同的責任,還需要承擔繼續履行合同的義務。如果合同終止,根據合同的履行情況,違約方還需要賠償守約方的實際損失。賠償損失的數額不超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能夠獲得的利益。因此,如果一方單方面違約,合同很可能終止,違約方需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害人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返工、退貨等違約責任,根據標的物的性質和損失的大小,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要求其在合同期滿前承擔違約責任演出期間。第三,最新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63條【法定解除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合同:
(1)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的;(三)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四)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5) 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對連續履行債務的無限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應當在合理期限內通知對方。
以上知識是對“一方當事人能否因違約而解除合同”問題的回答。可見,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定,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義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可以解除合同。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品買賣合同糾紛有時效性嗎
2021-01-29商業貸款交納哪些稅費
2020-12-27出售農村房屋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12對重婚罪如何立案追究
2020-12-03職務發明的申請權是單位嗎
2020-12-19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什么情形下接受勞務方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2021-03-05私人之間房產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0擔保合同的效力是什么
2021-03-17醫療糾紛的防范與處理
2020-12-11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員工曠工多久算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