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擔保合同無效后如何分擔責任作為從屬合同,如果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只意味著合同規定的擔保義務無法履行,并不意味著不會產生法律后果。擔保人有過錯的,仍應當承擔相應的無效擔保責任。《擔保法》第五條規定,擔保合同確認無效后,債務人、保證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各自過錯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可見,擔保合同無效后,當事人對擔保不負責任,而是對締約過失負責。但擔保合同無效,可能是因為主合同無效,也可能是因為自身原因無效。在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也無效的情況下,擔保人的過錯責任以擔保債務人為前提,擔保合同從屬于主合同關系,其自身命運直接關系到債務人應分擔的主合同命運主合同無效的責任根據其過錯的大小而定。即先依法認定主合同債權人和債務人的過錯及其相應的責任,再認定無效擔保合同中擔保人的過錯,并根據過錯大小分擔主合同債務人一定比例的責任(一般以責任過半為宜)。主合同有效的,擔保合同可能因自身原因無效。如果國家機關違反法律,保障他人債權,因為國家機關的資金都是財政撥款,沒有所有權的財產,是可以強制執行的,即沒有賠償能力,而如果他們利用國家機關的財產保障少數人的經營活動承擔風險,顯然違背了平等原則。因此,國家規定國家機關不得擔任擔保人(經國務院批準擔任世界銀行對華貸款等具體事項擔保人的除外),否則擔保合同無效,學校和其他公益性機構、社會團體不得擔任擔保人。因為這些機構公益性很強,其經營或者設立離不開國家財政撥款或者其他形式的援助,一旦要對主要債務人承擔擔保責任,這些機構和社會團體對其財產承擔責任,因此,如果這些機構和社會團體提供擔保,擔保合同將無效;此外,如果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授權為他人的債權提供擔保,擔保合同也無效。根據《擔保法》第五條第二款的規定,擔保合同被確認無效,債務人、保證人、債權人有過錯的,應當根據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此時,擔保人在簽訂擔保合同時無過錯的,不承擔合同無效的法律責任;有過錯的,按過錯程度承擔合同無效的法律責任。此時,擔保人負有賠償責任,即賠償因擔保合同無效所造成的損失。保證人、債務人、債權人有過錯的,保證人的賠償責任范圍不超過損失的三分之一;保證人、債權人有過錯的,保證人的賠償責任范圍不超過損失的二分之一;造成擔保合同無效的過錯完全屬于擔保人的,擔保人應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如何確認無效擔保合同的有效性,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擔保合同的有效性進行審查:。審查主合同的有效性。擔保合同的存在是以主合同的存在為基礎的。擔保合同的目的一方面是保證主合同債務人履行義務,另一方面是保證主合同債權人不受損失。主合同被確認無效的,主合同當事人約定的權利義務也無效。對于擔保合同,由于主合同中債權人的權利不合法,擔保人與債權人在主合同中約定的權利義務無效,不受法律保護。在審判實踐中,主合同可以完全無效,也可以部分無效。主合同部分無效的,有效部分仍然存在,擔保合同仍然對有效部分承擔擔保責任。擔保是一種民事行為,擔保人必須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公民。無民事權利能力的法人分支機構、職能部門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公民提供的擔保無效。《擔保法》對擔保人的主體資格作了專門規定。下列單位不得擔任擔保人,否則擔保合同無效:國家機關(國務院批準利用外國政府貸款或者國際經濟組織貸款再融資的除外)、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益性機構、社會團體,未經企業法人授權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銀行等企業法人金融機構。合同是當事人的約定,當事人的約定是合同的構成要件。合同要生效并取得法律保障的結果,必須具備當事人意思表示的構成要件,擔保合同也不例外。擔保合同的雙方當事人是保證人和債權人。因此,在擔保合同中,應當意味著擔保人和債權人的意思表示是真實的。同時,由于擔保合同的自由性,強調擔保人意思表示的真實性尤為重要。擔保人意思表示不真實是擔保合同無效的重要原因。《擔保法》規定了五種擔保方式,但留置權是一種法定擔保,擔保、抵押、質押、定金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設立。擔保成立時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擔保無效。《擔保法》第三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擔保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一。主合同當事人串通詐騙擔保人提供擔保的。主合同債權人采取欺詐、脅迫等手段,使保證人違背真實意思提供擔保。審查擔保財產的合法性有兩個條件:一是擔保人有權處分該財產;二是法律允許該財產用作擔保物。擔保人以其無權處分或者法律禁止的財產作為擔保物提供擔保的,擔保無效。根據《擔保法》,下列財產不得作為擔保財產:(一)土地使用權;(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三)教育設施,學校、幼兒園、醫院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醫療衛生設施和其他公益性設施;(四)權屬、使用權不明或者有爭議的財產;(五)依法查封、扣押、監管的財產;(六)其他不能使用的財產依法作為抵押物。5審查擔保合同的法律形式。根據《擔保法》規定,當事人對下列財產提供抵押擔保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合同自登記之日起生效。未辦理抵押登記的,抵押合同無效。(1) 以地上無農作物的土地使用權抵押的,應當向核發土地使用權證書的土地管理部門登記;(二)以城市房地產或者鄉(鎮)、村企業廠房抵押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部門登記;(三)森林使用權登記的,由縣級以上森林主管部門登記;(四)航空器、船舶、車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對出軌的界定
2020-12-07合同履行不能是無效合同嗎
2020-11-16死緩會被立即執行死刑的情況是什么
2020-12-02著作權使用費能否追繳
2020-12-24跟蹤債務人犯法嗎
2020-11-11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2020交通肇事賠償標準
2021-02-26只有繼承公證書沒有過戶的房產能抵押嗎
2020-12-10集資房出售要補交什么嗎
2020-11-17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擔保人還款后追償訴訟時效過期了怎么辦
2021-03-12預約合同可否被強制執行
2021-03-23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房產證更名程序有哪些
2020-11-13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個人雇主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0-11-30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